手工茶杯起名话说茶杯种类那么多你知道它们
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雅事需雅具,雅士选雅器,在品茗时区分品茗杯款式,选择自己情有独钟的品茗杯也许是茶人最先要做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茶杯种类那么多,你知道它们都是怎么命名的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器型。
斗笠盏
宋代斗茶盛行,茶盏在吸取唐代茶盏优点的基础上,进而出现了一种敞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的容器,形似倒置的斗笠,因此这种茶盏被称之为斗笠盏(碗)或斗笠盌。
鸡心杯
鸡心杯,造型为敞口,口以下内收,瘦底,圈足。因杯心下凹呈深圆涡状,底心凸起鸡心形,故名,现在是非常多见的器形。缘起年代: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
直筒杯
直筒杯是最早的杯形。现在做的很小,叫闻香杯,闻茶的香气用的。 缘起年代:汉代原始青瓷制式。
马蹄杯
马蹄杯是明代杯式,流行于明清时期。敞口,斜削腹,内凹平底。因倒置时形似马蹄而得名。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铃铛杯
马蹄杯加高了,像一个铃铛。这种杯高,适合画站立的人物。
高足杯
又名靶盏、把杯,有点像喝葡萄酒的高脚杯。最早作为酒具使用,有陶瓷、金属、玉石等诸种材质,俗称“马上杯”。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大概就是用马上杯饮酒后写下的。宋以后高足杯多用于祭祀或者供佛,又叫净水杯。缘起年代:唐代。
斗方杯
像过去量米用的斗,方形的,故名斗方。过去没有石膏模具,这种杯又不能拉坯成型,要用泥片拼接粘合起来,制作难度很大,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也很高,珍贵。还有一种方形的紫砂壶也叫斗方,不过是倒过来的。
压手杯
明代皇室专用杯形,史书多有记载,永乐青花压手杯与鸡缸杯齐名,非常名贵。因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且杯的重心下移,放置稳当,故名压手杯。
成化杯
没有撇口的压手杯叫成化杯,口是直的。
鸡缸杯
就是成化杯形的矮款,成化杯和鸡缸杯的胎要比压手杯薄。
公道杯
公道杯器型古今不同。明清时的公道杯里面有一个小人,里面藏着巧妙的机关,倒酒没过小人时,酒就全漏出去了。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喝的酒都一样多,故名公道。现在的公道杯形态多变,都有一个鸭嘴形的流,是分茶用的。
那么,如果你遇到一只杯,不在刚才说的几种之内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可以给它当场起名。但名字可不能乱起,得按规矩来,可以按口沿、腰腹、底足来命名,如:垂直没有变化的叫直口,可以叫直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