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唯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世界观察

松山起名苦尽甘来赤峰一个特殊家庭组合的历

发表于:2025-10-21 09:55:54 来源:忆唯资讯

苦尽甘来——赤峰一个特殊家庭组合的历史记录(上)

——王振华口述 牛忠仁执笔

我与王振华(赤峰市环保局主任科员退休),从幼年即是老邻居,一同玩耍的髪小,初中时代的同学。也许是上苍的安排,我结婚的新房又恰与他家是同一个平房大院,一墙之隔的这墙那屋,一直到平房改造动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两家处的形同一家人。所以,我对他的出身、他复杂的家庭所有成员基本情况很早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帮他执笔记录他家庭的历史,不客气地说,我即觉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更觉得心应手,容易成章!

王振华一家人,前排左二:养母刘桂琴;左三:刘桂琴亲生儿子陈志诚;(左一陈志诚妻子)后排左一:刘桂琴收养女儿王淑英;(后排左二王淑英爱人)后排左三:刘桂琴收养儿子王振华。(左四王振华爱人)

(合影中缺少的刘桂琴亲生女儿:陈彩霞)

一、王振华家庭总概况:

王振华和他从小一同生活,大他六岁的姐姐王淑英姐弟俩,均是由养父、养母收养长大成人。他的养父:王国瑞,系解放前从河北省衡水地区深县来赤谋生的一名“皮匠”手艺人,原赤峰皮革厂退休工人,老人家于一九八0年享年七十九岁去世。

养母:刘桂琴,十七年前一九九四年享年八十三岁去世。至今老太太是何方人士?娘家是什么情况?包括她本人在内,一概不知?(待后叙)我和我爱人称他(她)们为王大爷和王大娘,当年他们虽然是后“组成”的家庭,可一家四口人非常温馨和谐幸福!

(养母:刘桂琴)

二、养母刘桂琴——王大娘坎坷的人生:

养母刘桂琴(以下称王大娘)自己对本人的出身历史毫不知情,从认识她开始就不止一次地听她控诉,甚至谩骂她的父母,“他们都缺了大德了!为什么当年我才七岁就把我卖给了姓陈的‘红笔师爷’家,给他们当使唤丫头,我娘家是哪的?家中都有什么人?因我年龄太小,我什么都不知道!”。

王大娘所提及的陈姓“红笔师爷”做如下简单介绍:在准备写此家史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搞清这位“红笔师爷”的底细,我和王振华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和周折。首先王振华给目前尚健在的该“师爷”,王振华称为大姐的亲生女儿,落身在河南省南阳已九十二岁高龄的陈彩霞打去了电话进行询问,可惜的是她已患上了严重老年“痴呆症”,通过她儿子向她询问,她只会落泪哭泣,没有了表达能力。(师爷女儿陈彩霞情况后叙)。

我曾通过多人打听了当年赤峰街大户人家之中目前尚健在的几位长者,如:大户贾家唯一健在的后人之一的八十多岁的老中医贾老先生,又通过台胞宋毓蒲先生在北京的女儿,询问了仍身体健康健在的九十二岁高龄,身居在台湾的宋毓蒲先生,向他询问这位姓陈的“红笔师爷”的历史及其他诸如:此人是何方人士?当年在老赤峰街哪个衙门做事?何年因病或是什么原因死亡?等情况。结果很遗憾很失望,有的也只是听说过老赤峰街确实有这么个人而已,他们对此“师爷”的详情均不了解,可能是因为这段历史距今已达一百多年之久的关系,不曾有人知晓了,只好作罢。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当年只有七岁的小使唤丫头一天天长大,并且越长越婷婷玉立,越长越漂亮,更因为这位“红笔师爷”的原配大老婆不生育无后,便让这个使唤丫头从十六岁开始为他生孩子,第一胎是个女儿(即河南仍健在九十二岁患“老年痴呆症”的陈彩霞),相隔六年后又生一男孩儿:陈志诚(陈志诚情况后叙)。

据王大娘讲,生了孩子之后,她只有按时奶孩子的权力,其他则不允许她靠前,并不许两个孩子管她叫妈,称她为“二娘”,而管大老婆叫妈。现在分析,此“师爷”可能不是按旧社会常见的、公开的、明媒正娶将王大娘纳为“合法”的妻妾之人。

时间到了一九四五年,赤峰第一次解放的前夕,陈氏家族落破(至今不知该“师爷”是跑了?还是死了?)某一天夜里,大老婆将年幼的两个孩子偷走出逃,这一走便到了长达二十二年后的一九六七年(情况后叙)。

撇下了孤苦伶仃时年二十四岁的王大娘,经好心人介绍,与河北衡水深县来赤为生做“皮匠”手艺的独身男人王国瑞正式结婚,组成了新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王大娘十分想念自己所生的两个孩子,整日以泪洗面,无奈抱养了一个只有十六个月大的女婴,即王振华一家四口人之中的姐姐王淑英(王淑英情况后叙)。

一九四七年,王大娘与王大爷有了身孕,遗憾的是孩子一出生便夭折了,巧合的是正当此时老两口子又收养了一个下生仅仅四十天、嗷嗷待哺的一名男婴,此男婴就是该口述人——王振华!(王振华情况后叙)

自从抱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之后,便组成了这一家四口可谓是儿女双全完美的家庭,老两口对一双儿女精心呵护照料,视如亲生,使两个孩子都非常健康地成长起来!而值得一提的是,王大娘这一收养的真实历史,老太太自欺欺人地隐瞒了几十年一直到死!其实王振华和大姐王淑英姐俩,包括做为邻居一起长大的我们及一些同学、亲朋好友。更包括后来姐俩婚后的女婿、儿媳,他(她)们都是知恩感恩之人,不论老太太怎样睁眼说瞎话欺骗,他们都将这一心知肚明的身世秘密深埋心中,一直不捅透这层薄薄的窗纸!我更要强调的是,王大娘没有丝毫文化,老太太说话粗鲁,包括对待老伴儿王大爷出口即骂。老太太可能在“师爷”家过惯了比较富裕的生活,在之后的生活中讲究大气,遇上上门要饭的,或对待左右邻居的“穷人”,出手阔绰从不小气。当年一家四口上班、上学的都带中午饭,老太太独自一人在家,哪怕弄上两个简单的小菜儿,坐在炕上的小饭桌前也要呷上二两烫热的散白干儿。有趣的是,待晚上下班之前,为了不惹不听老头的唠叨和磨叽,将白天吃剩下的剩菜剩饭或吃或全部倒掉收拾干净,为的是不让老头儿看见不高兴。而王大爷却是与之相反的性格,是一个舍不吃舍不喝更舍不得穿,掉个饭粒都觉得疼得慌的节俭之人。我亲眼做证,同院的和街坊邻居都做证,王振华和大姐王淑英姐俩在老太太面前做到了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还应强调的是,就是这样一位说话不讲方式,性格泼辣暴躁的老太太一直与王振华夫妻俩生活了几十年,做为儿媳的郭桂芝与丈夫耐心伺候一生坎坷的婆婆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直到送终,实乃可尊可敬!

(刘桂琴与师爷所生女儿:陈彩霞)

(刘桂琴与师爷所生之子:陈志诚)

苦尽甘来——赤峰一个特殊家庭组合的历史记录(下)明天继续

作者简介:

牛忠仁,满族,赤峰生人,祖籍河北承德,赤峰市政协退休。

看电影

课外语文期刊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