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忆万家装修博乐市人大常委会搭建吸纳民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18日电(张志刚)人大代表“室站”作为代表开展履职活动的载体,是新形势下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博乐市人大常委会搭建纳民意汇集民智新平台,强力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系列活动,为促进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加强平台机制建设,让沟通渠道更加畅通。一是进一步丰富完善室站设置和功能,搭建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依托“万名代表进万家”活动,推进“周开放、月集中接访、季视察、年述职”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常态化开展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活动,以解决问题的成效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果,把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截止目前,累计进站人数1724人次,听取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29条,依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0个。二是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系”制度,健全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加强双向互动交流,共同推进工作。三是扎实开展“万名代表进万家”活动。各乡镇(场)人大、人大街道工委积极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入户走访宣传宣讲。截至目前,已宣讲30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200余人次。结合全国、区州市“两会”精神,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两会”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已宣讲11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代表开展民族团结政策、法律、法规方面宣传10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2300余人次。依托代表联络站、农牧民夜校,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党的政治理论及政策、法律、法规方面宣传。截至目前,已宣讲16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
集中开展助力发展安全调研。全市各乡镇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五个一模式”,即:每个专业代表小组每年确定1—2个活动主题,开展1次以上专业视察调研活动,提出1条以上意见或建议,形成1个以上专业代表小组活动成果,推动解决1个以上实际问题。截止目前,以代表联络站为单位,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组织代表开展学生校外交通安全、农村残疾人就业等调研39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26篇。通过代表跟踪监督,切实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努力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运行“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新模式,把这一平台建设成人民群众有序参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立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人大协商的有力抓手,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的制度平台。进一步健全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对口联系代表等工作机制,深化代表对人大常委会调研、监督等工作的参与。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把代表议案、建议审核关口前移,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提前安排、强化培训、逐级把关,让代表议案建议真正能够反映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的意见诉求通过代表议案建议的渠道,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27个,已交由市人民政府依法办理,促进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