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蕨的养花技巧今天是在头条创作的600
温馨提示:本文1549字。
这 91天,买买买、送送送、扔扔扔,和不断地学习、实践。
现在拥有 24盆植物。
办公室 1盆,其他 23盆在客厅东南向封闭阳台的 2个花架和 1个折叠梯上。
百科查了一下,24盆植物,其中——
1.蕨类植物门,3盆,分别是鸟巢蕨/狼尾蕨/吉姆蕨,其他是被子植物门。
2.乔木,3盆,分别是巴西木/酒瓶兰/橡皮树,其他是草本。
3.被子植物门里,木兰纲最多,其次是双子叶植物纲。
4.分别有报春花目、天门冬目、唇形目、石竹目、仙人掌目、茜草目、虎耳草目、杜鹃花目、蔷薇目。
5.原产地有希腊、南非、亚洲、非洲、欧洲、墨西哥、巴西、美国、印度、南美等,明确写明原产地是中国的只有【报春花】。
6.目前开花植物,4盆,仙客来/蓝盆花/报春花/小球玫瑰。
7.芳香植物,1盆,皱叶留兰香 。
8.攀缘植物,1盆,文竹。
9.一年生植物,1盆,报春花。
10.浇水频率3~5天,3盆,蓝盆花/仙客来/报春花。
11.蕨类,3盆,坐水养护。
12.其他植物,10~15天不等。
起初,逛直播间,主播的嘴皮子利索,其他粉丝一拥而上地抠“1”,我也被这种氛围带动,频频下单,买来后,从○开始学习养护知识。
由于同时购入太多品种,所以每种花草都要搜索学习,这样持续了大约二个月。
逐渐地,对光水土气肥,和自己的养花环境积累了一点经验,摸索了一些方法,步入正轨。
但也发现,选择的花草的习性和我所能掌控的“度”有冲突。
养一个品种系列,盆土一样,浇水可以实现批处理。如果花草品种太多太杂,浇水必须根据各自的频率周期浇,也许就是天天浇。有时我会出门5~6天,如果花草喜水,有的花草在夏季要早晚浇水……家居生活极简,可放置花盆的柜、架、桌、台,极少,所以集中放在客厅阳台。阳台没有外挑防盗笼,有遮雨棚,正面侧面有楼,光照时长和光照角度受限。封闭阳台喷药,对我不大友好。最后一个原因,可能单纯是懒,也可能是对花草没到痴迷的程度。基于以上原因,对花草的品种重新选择,主要养耐旱的,性状稳定的,且总量控制。
为啥养耐旱的?懒+时不时出门。
为啥养性状稳定的?这2、3个月,养了一些开花植物,发现开花植物比较操心——等待花苞绽放,盛花期的赏玩,凋零后的修剪,还有琢磨着如何复花?
花一朵又一朵绽放,它累,要多施肥。
花一朵接一朵盛开,它渴,要多喝水。
花一朵跟一朵凋谢,它残,要摘除修剪。
盛极转衰后,纵然是压花、滴胶,也难以完全留存它最美的姿态。
而乔木、绿植或者虎尾兰等,它们持续长高长大,性状稳定。
仙人掌仙人球,会开花,花期极短,短到一天,其他时间,它都在默默地长个。
所以,开花植物控制在3盆,是我的目标。
为啥总量要控制?有时我总在想,养100多、200多盆的花友,如何观察每一盆花草的变化?
看过有的花友拍的照片,花盆堆放在阳台、地板或者花架上,里三层外三层,上三层下三层。
这样,似乎赏花不便,浇水费事,通风不良……
我养的花草,总量控制在2个花架和1个梯子。
一人一种养法,通过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能持久的方式方法就好。
最后提一句:除了光水土气肥,修剪也很重要。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上说:修剪是从植物体上去除多余结构的手段,可以改善植物的健康状况和表现,并改进其栽培环境中的整体外观和尺寸。
修剪早已被定义为一项结合了艺术与科学的工作,它需要园艺工作者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最终将达到怎样的整体美感,并在三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大多数植物并不会受到伤害并对修剪反应良好,也有一些植物不宜修剪,例如岩蔷薇和金链花。
枯死、患病或受损的植物体部分应该被清除掉,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引起整个植株的感染。
这三个月,我曾化身文竹托尼老师、薄荷(皱叶留兰香)托尼老师。
今天则是小球玫瑰托尼老师……
听着轻音乐,用尖头镊子把枯叶一一夹走,心很静!
下一步,我又会化身酒瓶兰托尼老师!
天津花友养的酒瓶兰,快20年,打顶修根,生机勃勃。
我的小苗苗,要向它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