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主人狗仗人势狗仗人势的背后是人定狗命
我第一个想到的,关于人与狗的成语就是狗仗人势。
狗仗人势,乍听之下不是什么好词,但若是稍加思索,便会觉得这是一句很温馨的成语。
在人类社会,能够有条件“仗人势”,那么相对于那些流浪狗来说,毫无疑问是幸福的。
所以说狗仗人势,是狗的骄傲,是狗的“本事”,
当然,这只是狗的视角。
以前就听过一个说法,胆子越小的狗,越喜欢乱叫。
后来接触过一些养狗的朋友之后才了解,胆子小其实跟很多方面有关系,比如有些体型很小的狗没有安全感,就会通过叫的方式来给自己壮胆,还有的狗虽然体型不小,但是社会化做的不好,就是不接触社会上其他的人和狗,就导致产生一种盲目保护的机制,也就是乱叫。
还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主人总是给狗下达错误的指令,或者没有明确指令的意义,导致狗做了错事,受罚,再做错事再受罚,进而只能以乱叫的方式来“避免受罚”。
所以,要想解决狗乱叫的问题,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主人对狗的训练。
比如主人就要有意识的去训练他们,训练他们明确指令,训练他们接受社会化的熏陶,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安全的,这样无论是体型小还是社会化不足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训练的过程需要耐心,这个阶段其实考验的是主人,而训练充分的狗往往不会乱叫,也会通过服从主人,适应社会化之后,最终成为一条合格的狗。
这里引入了“合格”的概念,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尊重狗”,但其实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合格这两个字,其实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评价。
何为合格?
合格,就是符合社会需求,比如不乱叫的狗,人们会给予听话懂事的评价,而乱叫的狗可能扰民,招致投诉,甚至还会因此导致邻里关系对立。
又比如人们对狗的一种积极评价就是“这狗通人性”,意思就是说狗懂得人类社会的规矩,不乱扑人,叫它坐下它会坐下,不护食,这些种种的好处,其实是以人的视角,人的体会所得出的结论。
或者说,狗在人类社会,以人类的标准去看待,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举个反例,比如现在为什么有些社会新闻上报道恶狗伤人,若是按照狗的标准,那便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句“这是狗的天性”,
可问题就在于,这所谓的“狗的天性”破坏了“人的规则”,伤了人,违法了,所以这种狗的下场自然就不必多说。
莫说狗伤人不对,任何东西伤害人,都是不对的。
这是底线,或者说这个底线的形成,恰恰是人类社会对于“伤人”这个定义的最低妥协。
不过,若是我们细心发现,这个底线有时候似乎并不是那么严肃,比如伤人这件事会带来麻烦,但那些在居民楼里不断犬吠的行为依然会招来投诉,这个投诉的行为,也就反应了另一种伤人的表现。
我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狗看着一个孩子,给孩子看哭了,当时还有监控,而最终这也会被定义为伤人,
所以,是扑人,乱叫,还是盯着人不放,都有可能造成伤人的效果,所以说这个底线有时候也会变得很灵活。
灵活,活的不是狗,而是人,通常来说,对于不惹麻烦,对于“好狗”,对于驯化程度高的狗,人们会说这是“人类的朋友”,还会说“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我的狗”这样的至理名言,
而当狗伤人,或者出现某种可能产生伤害的,大概是伤害的,可能是伤害的,假设是伤害的行为之后,
这个底线的灵活性,便会彻彻底底的体现出来:
虽然这听起来很复杂,但这其实是人的认识,也是人的定义,更是人所制定的底线和规则,
狗能做的就只有一样,
服从,或者必须接受不服从的代价。
胆子越小的狗,确实更喜欢乱叫,但是也仅仅是乱叫而已。
胆子小,性格是一小部分,后天的影响往往更大,而乱叫的狗除了示威之外,还有一层原因是它们真的很害怕被罚,
可是,它们又没有聪明到可以和主人“博弈”的地步,它们只能通过一些行为反馈来判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怕被罚,所以乱叫,因为乱叫所以被罚,陷入到死循环的狗无法自救,而惩罚它们的主人也并非耐心十足,
此刻,当我们回到最初那句狗仗人势的分析时,
会发现狗仗人势的潜台词,
其实是“人定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