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近日新闻

童心育儿作品读书知世界用育儿书武装自己上

发表于:2024-06-06 11:44:48 来源:柚子资讯

2018年文话童心公号来了新成员——

读书知世界

它的由来是这样的:

首先,咱手里有好货。

文话童心有一个低调的读书群,人少规矩少,读书勤快质量高。三四十位爱书人每周一聚,聊好书、写心得,日积月累,干货越来越多。如此宝贵的资源,藏起来实在可惜。

其次,育儿先育己。孩子会copy父母,武装自己=武装孩子。

所以开栏第一期,分享一下书群群友们推荐过的:

育儿书籍

妈妈爸爸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咱们任务重、时间紧。可咱又不是专家,面对启蒙和教育,自己都像个懵懂的孩子,经常不知所措。

有没有救星?

当然有,扩充知识最有效、省时、便宜的办法——读书。

给孩子读书,自己也读书。读了书不万能,但一定会让你少绕弯。书中的专家是我们的后盾,指导咱跳过沟沟坎坎,登上高山瞭望远方。正如开题所言:育儿书是药,隔一段时间就得吃一次。所以咱们以后,经常见。

《儿童爱之语》

读书人:春丽

这是系列书《爱的五种语言》的亲子版。

爱孩子——说孩子能听懂的话!

如何教育教养孩子?各家各派各有所长,也都有理论基础和成功案例。本书作者盖瑞·查普曼博士强调:爱是教养孩童的基础,也是稳固家庭的力量,如何对儿童表示爱,我们不同的说话方式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作者说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个装爱的箱子,无论大人和孩子都一样。

在人际互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主要爱语是很关键的,用对“爱的语言”,才能正确地表达和接受爱,这是心灵满足与否的秘诀。书中说到,孩子不听话,是因为爱箱空了,那就要充满爱箱。而有时,我们觉得我们已经把爱付出了,给孩子爱了,为什么孩子还是表现出不满,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实际上,每个孩子接受爱、感受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有的家长忙着工作赚钱,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经常送孩子礼物,但孩子仍旧觉得家长不爱自己。问问孩子为什么,孩子或许会说:“他们从来不陪我打球,没时间带我去玩。”那这个孩子爱的语言就可能不是“接受礼物”,而是“精心的时刻”。这就要求做家长的掌握孩子的爱之语,表达孩子能接受的爱。

学会使用孩子的主要爱之语与他们沟通,面对孩子和孩子的叛逆,可以多些理解和感受,让我们说孩子能听懂的话,用孩子的重要爱语对待他,灌满他爱的箱子,也许他的行为举止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是一本翻译的书,有着文化观点间的差异,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不怕小孩问》

读书人:歌乌昂

这本书以孩子突然问爸爸妈妈”自己是怎么来的“为切入点,讨论了很多和孩子如何沟通的方法。不仅仅是性方面,而且引申到家庭乃至社会多方面的沟通问题。从书中的很多案例可以感觉到,西方人在儿童教育方面习惯于疏导,而中国人更习惯于回避,如果回避不了事情发生,再去应急。而往往应急的结果就是认命。我不是说西方优于中国,而是感觉西方很多这方面的方式方法值得借鉴,天下没有不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学会弃其糟粕。

中国人沟通是短板,不善于开放性表达情感。读这本书的时候,正赶上红黄蓝事件发生,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犯罪老师恐吓学生,有望远镜能看到家里,所以孩子回家以后也不敢和父母讲发生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是沟通不好的恶性结果。西方变态事件比中国多的多,但是西方的态度是发生了就要讨论怎么解决怎么避免,而我们往往都是发生了就要让大家最好别知道,以免不必要(必要)的恐慌。

还要提一句,这本书的出版社是大辣出版社,以出版性学知识类书籍而成名。而这本貌似性学其实是社会学的典型学术类优秀书籍,至今没有大陆版本,是个遗憾。

《全脑教养法》

读书人:巧玲

这是一本可操作性很强的家长指导用书,对于解决喂养过程中孩子思维的整合难题很有帮助。

每个家长都头痛儿童情绪不稳定,翻脸比翻书还快,而这一切源于儿童大脑缺乏整合,上层大脑发育不成熟,下层大脑操控着儿童的行为。因此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整合儿童的上下脑,以让代表理智的上层大脑占据主要地位,避免代表情绪情感的下层大脑失控。大部分父母都认为,回应孩子发脾气的最好方式就是忽略孩子的怒火,但实际上如果大人不懂得孩子发脾气的生理原因,很难有效解决问题。

有几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可操作性是非常高的。比如锻炼孩子自己做决策,可以让她做决定并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提问让他们看到现象之下问题的实质,让孩子增强自我理解;鼓励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进而建立共情力。这些方法最终发展出稳固且积极的道德感。同时,全脑教养法强调了运动对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运动可以身体放松,释放情绪的能量和压力,最终情绪重新获得平衡。

还有处理孩子的痛苦、恐怖回忆、促进孩子记忆整合能力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第七感等等,于我而言,有两点必须加以重视:在帮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接纳之时,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他们的独立个性的重要性。要成为健康良好的“我们”的一部分,前提是个体必须同时是独立的“我”;同时,父母必须意识到早期经验并不等于命运,理清自己的过去并正视生命的故事,才能把自己从世代遗传痛苦和不安全依恋的命运中解救出来,并为孩子创造良好健康的养育环境。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人:susu

这是几位美国咨询师的合著,比较接地气,没有居高临下的以自己优秀的孩子作范例来教导他人如何让孩子“出类拔萃”,尽管其中两位作者是夫妻,育有7个孩子。书里就家长常遇到的问题给了解决办法,具体、实际、可操性强,更让人心里放松的是,原来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孩子也有这些毛病和脾气,全球家长共同的智慧总能算作是孩子的“使用说明书”吧。

摘取部分内容分享:

(1)充满感情,但不感情用事;

(2)把时间安排得更为宽松。父母不应该把日程安排得过满 ,让自己应接不暇。穷于应付过多的事物,难免会无暇放松,不能享受陪伴孩子的时光,而且一旦绷紧了这根弦,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

(3)提前15分钟行动。家长们可曾记得,有很多次因为快要迟到了,心情顿时烦躁起来,脾气也按捺不住了。其实,只要从早上起床开始,凡事都提前15分钟行动,那大概你家里就能增添百分之十五的宁静了。

《给世界一个微笑》

读书人:嘟嘟妈

这是一本给孩子的成长书,里面不仅有刘墉写给孩子的文章还有孩子的回话,在这种一来一往的沟通中可以看到民主的家庭氛围。孩子也有不赞成父亲的地方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意见。

对于处世态度:凡事都往好处想,“正面思考”让我们在最坏的时候,能往好处想。它使我们学会宽恕、学会感恩,带我们度过最艰苦的岁月。

对于事情的表述:碰上紧急状况要先说结果。就好比新闻报道在第一段即将事情的始末交代完,这点也完全适应于日常生活中,可以更有效的沟通。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墉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当一个国家处于发展中时所关心的必是民生问题,不会或很少关心气候、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

刘墉对年轻的朋友说:当你自认长大了,希望别人不再把你当小孩看的同时,你也就不能没心没肺、直来直往了。你要学会什么时候刚、什么时候柔,什么时候直言、什么时候婉转。最重要的是总用“同理心”想想别人的感觉,想想同样的情况落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于是你开始懂得为别人让路,也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空间。话到嘴边留半分,不咄咄逼人。

做父母的教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有时处在不同年代的两代人都有各自的坚持,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可能出于同样的目的。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读书人:Mary妈

作者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

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

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此时孩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整个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愉快的教育过程,父母必须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要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积极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运动是这快乐教育中的一部分,对于孩子来说,运动也是生长的本能,是获得补充能量的机会。运动能给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心理发育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大自然对孩子悟性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快乐教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孩子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也应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致 谢

育儿好书太多,读书笔记太精彩,但受篇幅所限无奈挂一漏万,请作者和读者多谅解吧。让小编最伤心的是,有些笔记的落选理由是:太长。

1、书籍排名不分先后

2、版面有限,文稿略有删节。

3、读书观点各异,如欲拍板,联系小编

欢迎联系客服wenhua_mengmeng,

加入文话童心育儿群~

文化、故事、攻略、育儿讨论……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

美国看病服务公司排行榜

出国看病服务中介

安德森看病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