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
揭秘: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管理人的部门分两大类,一个是管理非皇族的吏部,另一个只管理皇族内部成员的叫宗人府。
总之,皇族子弟的一切荣辱都归宗人府管理,宗室子弟行为约束也归宗人府管理。
宗人府最初由明朝设定,清朝入关后沿用了这种制度,并从顺治帝开始确认了宗人府的编制,后经雍正、乾隆修改完善。
宗人府作用的官员必须是宗室成员,设有一名最高长官叫宗令,必须由亲王、郡王担任。
左、右宗正各一人必须是贝勒、贝子才有资格担任。
左、右宗人各一人,须是镇国公、辅国公及将军兼摄、后择贤,不以爵限。
既然宗人府是负责管理皇族的一切事宜,那么皇家的人犯错自然也会由宗人府负责审理。既然如此,宗人府真正令人害怕的地方的哪里呢?
关入宗人府,就意味着作为皇族应有的一切特权结束了,这就是宗人府可怕的地方。
对于皇家子弟来讲:“交由宗人府处理,往往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圈禁,另一种是撤出黄带子。当然也有部分皇帝开恩,无罪释放的。
康熙晚年,为了皇位继承权,九子夺嫡,争夺激烈,就有多位皇子被圈禁,其中十三阿哥胤祥就被圈禁了10年。宗人府的圈禁和平时的坐牢没有区别,没有人伺候,没有行动自由,而且被放出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同无期徒刑。
另一种是撤皇带子,宗室子弟分两种,第一级别为皇带子,第二级的为红带子,如果皇子被撤去黄带子,就意味着失去了继承权,如雍正的长子弘时。
平时王爷、阿哥们犯错最多就是降级、扣薪水,但不会轻易交宗人府处理,毕竟职场犯错并不需要用到族法家规,而交宗人府处理的往往都是触犯了皇帝的权益,道德出现重大问题才会交由宗人府处理。
宗人府轻易不会对皇家子弟动刑,不会让他们受皮肉之苦,但是对决定将谁关入宗人府的只有皇帝,都说圣心难测,想出来,难如登天,正是这种毫无希望的生活,才最是让平时趾高气扬的贵族子弟们最害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