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陆康传原文及译文节选自陆康传
《后汉书·陆康传》原文及译文,节选自陆康传
《后汉书》是由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主要记述了东汉195年的史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译文:
陆康字季宁,是吴郡吴人。陆康少年时在郡中任职,凭借义烈而受到称赞,刺史臧旻推举他为茂才,任高成县县令。此县在边远的地方,依照旧制,按法令每户有一人拥有弓驽以备不测,不许互相借用。长吏新到,便征发百姓修缮城郭。陆康到了以后,全部遣散停修,百姓十分喜悦。他以恩泽信义治理百姓,寇盗之事由此平息不再发生,州郡上表报告了他的治理成绩。 当时灵帝想铸铜人,而国家费用不够,于是下诏调征民田,每亩收十钱,可是连年水旱损害庄稼,百姓很贫苦。陆康上疏劝谏说:“臣听说先王治世,贵在爱民,减轻徭赋,以安定天下,去繁从简,用以推崇简约便易,故万民归心,有灵验的事物也对其仁德有所感应。末世衰败的君王,穷奢极欲,造作无休无止,制度不一致,劳苦并盘剥下属,以放纵自己不良的欲望,所以黎民叹息,有灵验的事物也受到触动。陛下圣德上承天意,应当使教化更加兴盛,可是突然得到诏命,每亩要收田钱,用以铸造铜人,臣读过后惆怅不已,悲伤得不知如何是好。十征一的税法,周朝称它为彻。彻即是通,就是说这种法度可通行万世。所以鲁宣实行初税亩,蝗灾由此而产生;哀公增加赋税,因而受到孔子的责难。岂有把从百姓那里抢夺来的财物积聚起来,用以制造无用的铜人的道理;放弃圣贤的告诫,是自己走从前灭亡的君王的老路啊!传曰:‘君王有举措一定要记下来,决定下来却不依照,后世怎么去遵循呢?’陛下应留心反省自察,改过从善,以此弥补万民由此产生的怨恨情绪。”书上奏后,宫内受宠幸者因此进谗言说陆康援引亡国之君,用以比喻如今圣明的君主,大为不敬,将其用囚车押到廷尉府。侍御史刘岱仔细考察此事,上表为陆康解释,陆康被免职后回归故乡,后又被朝廷拜为议郎。
此时庐江叛贼黄穰等与江夏蛮族联合十余万人,攻破四县,朝廷拜陆康为庐江太守。陆康赏罚分明,击破黄穰等,其余党人全部归降。皇帝对他的功劳给予嘉奖,拜陆康的孙子陆尚为郎中。献帝即位,天下大乱,陆康冒险派遣孝廉计吏进献物品给朝廷,朝廷诏命给予奖赏,加封忠义将军,秩中二千石。当时袁术屯兵寿春,军队士卒饥饿,派遣使者请求陆康运送武器装备来。陆康因他是叛逆之人,闭门不与其交往,内修战备,准备防御其进攻。袁术大怒,派部将孙策攻打陆康,将城重重包围。陆康固守,有些正在休假的官吏士兵,都暗中回来,趁夜爬城墙入城。陆康被包围两年,城被攻陷。一个多月后,陆康发病去世,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