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文化素质

东风日产的产能PK神龙公司的产能谁的产能

发表于:2023-07-19 13:34:31 来源:柚子资讯

东风日产的产能PK神龙公司的产能,谁的产能更大(东风日产的产能pk神龙公司的产能,谁的产能更大一些)

1.东风[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或东风公司,原名二汽,始建于1969年,总部基地十堰,后因发展需要总部迁到武汉,现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它: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安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企业-dongfeng]日产的产能[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PK神龙[神龙,作为中华的图腾,是有威严的、不可侵犯、不可践踏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释义比喻有才能者行踪神秘,不露真相。]公司的产能,谁的产能更大

2012年,东风日产将迎来投资50亿元兴建的花都第二工厂[又称制造厂,是一类用以生产货物的大型工业建筑物。]的投入使用,届时花都生产基地将达成60万辆的年总产能,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制造基地。连同襄阳工厂、郑州工厂,其2015年的实际产能将达到140万台。

拥有铸造、加工、装配、性能调试等完整工艺链,东风日产发动机分公司年产能48万台,目前生产VQ、HR、MR三款发动机系列。在此基础上,2011年7月赤坭铸锻工厂奠基,预计2012年正式竣工投产,届时,铸造车间将形成100万台缸盖铸造能力,加上现有花都发动机工厂扩建后形成的100万台产能、

2.中国的汽车产能是多少 谢谢大家

主要乘用车[乘用车(passenger vehicle)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企业产能状况企业 现有产能 09年销量 2010年销量目标 在建/将建产能 2012年产能 备注 上海大众 70万 72.8万 — — 100万以上 准备建新工厂 一汽大众 68万 68.2万 82万 15-35万(2011年) 100万以上 2011年后达到百万 上海通用 76万 72.76万 — — 100万以上 2011年产销超过100万 北京现代 60万 57.03万 67万 30万(2012年) 100万 建成后产能达百万 东风日产 36万 51.8万 60万 24万(2011年底) 70万 2011年低达到70万 奇瑞汽车 60万 50.03万 — 20万(09年开建,大连) 100万以上 2010年产能超过85万 比亚迪 60万 44.84万 80万 40+40万(不详) 超过150万 2010年达到80万以上 一汽丰田 46.3万 42.26万 50万 10+1.7万(2010年底) 60万 2010年达到58万辆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62383666广汽本田 36万 36.56万 38.6万 — 40万 扩大产能,不建新厂 长安福特马自达 41万 31.6万 — 20万(2012年) 60万 2012年产能增至60万 吉利汽车 — 32.91万 40万 — 100万以上 2010年突破100万辆产能 神龙汽车 45万 27万 — — 45万 产能充足,正筹划新工厂 哈飞汽车 40万 24万 30万 — 40万 产能/销量中包含微客 一汽夏利 15万 — — 25万(2010年) 40万 2012年产销达到40万辆 东风悦达起亚 28万 24.14万 33万 10万(2010年底) 40万 2010年达到近40万 东风本田 20万 21.06万 24万 4万(2010年)+24万 30万 第二工厂产能24万辆,2012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初期年产能为6万辆。

广汽丰田 36万 20.94万 26.7万 — 36万 暂不建新工厂 一汽轿车 20万 15.27万 24万 10万(2010年) 30万 2010年逐步达到30万,含马自达 长安铃木 20万 15万 18万 — 20万 曾有传言要建新厂 华晨汽车 — 34.83万 45万 30万(2012年) 100万以上 2012年整车销售100万辆 长城汽车 20万(单班) 22.5万 38万 5万(天津) 50万 2010年扩建到50万辆 昌河汽车 30万 15.8万 21万 — 30万 产能/销量中包含微客及昌河铃木 江淮汽车 20万(单班) 32万 50万 —— 80万 2010年达到30万,规划80万 长安轿车 16万 11万 25万 24万(09年扩建) 40万 逐步达到40万辆 上汽乘用车 15万 9万 18万 20万(2010年,南京) 40万 上海、南京、仪征 海马轿车 30万 11.78万 20万 15万(08年开建) 45万 产能将达到45万辆 昌河铃木 16万 — — 16万 — 东南汽车 20万(双班) 8.21万 12—13万 — 20万 产能充足 华泰汽车 20万 5.07万 — — 20万 具备20万辆产能 华晨宝马 3万 5.37万 — 7万(2010年) 20万 明年10万,2012年20万,最高30万 10-20万(2012年) 重庆力帆 10万 15.6万 — — 10万 滚动发展,不冒进 长丰汽车 10万 3.08万 — — 10万 3.08为长丰猎豹销量 北京奔驰 2.5万 1.8万 — — 8万 计划提升到8万 东风乘用车 24万 1.87万 — — 24万 2010年完成二期,达到24万 青年汽车 20万 — 5万 30万(2010年,萧山) 50万 济南20万、萧山30万 广汽菲亚特 — — — 14万(2011年) 14万 逐步达到25万辆。

3.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的未来展望

2008年,神龙公司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实现快速发展,神龙公司计划实现产销增长30%以上2113、投产投放5款全新5261车型、继续推行降本增效计划、提升8大类质量目标。将以“PQ365+1”为载体,继续实施质量领先战略;以实施“鲲鹏计划”第二阶段行动为主线,继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坚持人4102力资源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全面启动实施“6115人才计划”,加快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08年,神龙公司第一工厂30万辆1653二期工程已全回面竣工;第二工厂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新的产能规划将进一步明确,2010年神龙公司的年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将达到45万辆以上。

未来几年,神龙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新产品的投放力度,将向市场投放10余款答新产品,全力打造2-3 款年销量10万辆以上的车型,神龙公司新一轮的跨越式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4.武汉市共有几家整车厂

目前应该是七家,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有关报道看下:目前,武汉已拥有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7家合资和自主汽车生产企业。2011年,武汉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3.8%,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72.85亿元,同比增长7.97%,在全国汽车生产主要城市中,汽车产量排名第7,预计至2016年,武汉汽车年产量将达500万辆,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随着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通用等排名世界前10的大型汽车集团纷纷在汉投资设厂,武汉成功聚集了美、日、法、自主品牌四大系列,成为全国汽车系列之最。算上今年即将投产的本田二厂和明年建成的神龙三厂,武汉汽车整车产能有望逼近300万辆,这也意味着武汉在迈往“中国底特律 ”梦想之路上又近了一步。

5.国内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有哪些

序号 企业 09年全年销量

1 上海大众 72.77

2 上海通用 70.84

3 一汽大众 66.92

4 北京现代 57.03

5 东风日产 51.90

6 奇 瑞 46.65

7 比亚迪 44.51

8 一汽丰田 41.73

9 广汽本田 36.56

10 吉 利 32.91

11 长安福特马自达 31.61

12 神龙汽车 27.00

13 东风悦达起亚 24.14

14 天津一汽 21.22

15 东风本田 21.06

16 广汽丰田 20.96

17 长 城 15.52

18 长安铃木 15.01

19 华晨中华 13.47

20 江 淮 12.34

21 长安汽车 10.95

22 海马汽车 9.11

23 上海汽车 9.01

24 一汽轿车 8.91

25 东南汽车 8.21

26 昌河铃木 8.00

27 上汽通用五菱 6.00

28 华泰汽车 5.09

29 华晨宝马 4.50

30 力 帆 4.21

6.中国产能过剩[汉语词条,数量远远超过限度,剩余太多或供给远远超过需要或市场购买力。]现状,会有什么后果

论经济危机下汽车业的产能扩张圈套 美国次级债危机自爆发以来,愈演愈烈,不仅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美国整个经济领域,而且大有从美国经济危机向全球化经济危机转化的倾向,“灾区”像是雪球般越滚越大。

且不论长此以往是否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低迷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能够独善其身的几率微乎其微,而对于国内汽车业的发展影响,鸿锐新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乘用车研究经理刘辉认为,对于此次的经济低迷,汽车市场感应强度上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倘若经济长期持续低迷,那么车市波动将比宏观经济加一个更字,产能扩张圈套可能引发危机的累加效应。 令人担忧的产能扩张速度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低迷使得汽车市场需求随之萎缩,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连同一向以高效著称的丰田、大众都被迫调整了全球销售目标。

与全球销售目标缩减相对性的却是各大跨国车企中国战略的纷纷提速。丰田下调北美市场销售目标的同时宣布,将计划投资15亿人民币以增加一汽丰田第二工厂的产能。

其产能预计将提高一半,即从目前的年产10万辆提高至15万辆,同时,在华销售目标再曾20万辆;东风日产9月份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排名已跃升至第四位,在这种情况下,日产与东风携手增资10亿元扩建郑州日产的项目也已开工;另一家巨头本田也在提升了旗下品牌讴歌今年在中国的销量计划,并于在上海建立了讴歌的第一家经销商,抢夺长三角客源。 另一方面,外资不断涌入,投资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正处于发展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新兴汽车市场。

美国国际集团(以下简称“AIG”)入股力帆正式成为力帆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麦克库姆斯和火箭资本斥资约1亿美元认购华晨中国10%-15%的股份,并拟组建合资公司。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日前以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股神”巴菲特看中了国内以电池发家的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优势,而比亚迪也欲借力中美能源进军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应对竞争,也打起产能战略。

按照十一五的规划,一汽要实现总体产销200万辆;2010年上汽股份要完成汽车产量翻番,达到 200万辆;东风计划2010年乘用车销量提升到135万辆,商用车销量提升为45万辆;北汽控股将2010年的目标提高到了180万辆。与此同时,奇瑞汽车年产20万辆项目即将上马,奇瑞三厂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吉利汽车斥资100多亿元在当地建设包含发动机、零部件以及整车制造在内的完整的生产基地;华晨汽车四川基地将正式起用;海马汽车第三工厂开工;东风日产正在筹划建设第二工厂;广州丰田第二工厂明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一汽丰田计划投资15亿元扩充第二工厂的产能;神龙汽车第二工厂的投产时间有望提前到2008年;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竣工投产,二期工程将在2011年投产;长安福特第三工厂2010年竣工投产…… 看似热火朝天的产能扩张景象,却让人忍不住为之担忧,以我国现阶段的需求状况、消费水平和发展速度,在未来的两三年内是否真的能消化如此产能呢? 难以承受之重 一场金融风暴推高了国内汽车产业[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汽车产业的链条看,研发、制造、采购、销售各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因而汽车产业的成本压力推动了产业国际转移进程的加速。]的投资热情,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汽车产业这不失为一个发展良机?而鸿锐新思刘辉认为机遇一说还有待推敲。

因为这种产能增加既非出于对经济的乐观估计,也非受市场需求所驱使,而是在经济衰退,车市萧条期间所显现出来的虚假“繁荣”。深究其产能扩张的原因,除了市场需求下的计划内扩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受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中国相对稳定的基本面表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众多国外资金的青睐对象,而作为经济发展支柱又极具市场空间的汽车产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外资的流入成为产能建设的一大动因。

第二,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需要完备的生产线来丰富产品系列,摊薄生产成本,以弥补日以压缩的利润空间,在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第三,还有部分企业为了缓解融资困境,用“圈地扩张”获得地方**支持,吸引投资,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这种产能扩张含有太多被动的成分,恰恰反映了车企当前的艰难困境。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汽车业的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口众多,07年千人保有量仅33辆,离发到国家相差甚远,那是不是产能过剩的担忧就是杞人忧天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说过剩其实是一种相对的过剩,我国汽车产业更多存在的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人均GDP较少,消费水平仍有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用发达国家的水准来做简单的比对,显然是不大科学的,市场空间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挖掘出来的,也不是供给到了需求就会跟上。

经济发展速度、人民消费水平与汽车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果其步调相差太大或是相互背离,矛盾就会显现出来。

那时,产能将是汽车产业难以负荷之重。 产销困境循环圈套 经济低迷对于车市的影响有多少?直观影响确实有限,顶多使汽车产业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不足为惧,但是隐忧却绝不仅仅限于此。

刘辉认为一旦掉入恶性循环的。

工业A期刊

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社

华章杂志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