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房装修秒杀这也要抢上海市花白玉兰一
3月12日植树节快到了
上海许多公园绿地出现了
“一树难求”的热闹景象!
线上的上海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平台
也出现了受欢迎树种被“秒杀”的情况
一上网便被“秒杀”
今天下午2点,小编登录上海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平台时,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仅有海棠尚未被完全认养,其余200多棵树木均已被认养,上辰山植物园近300棵梅花、木兰和海棠,也仅下50株待认养。不过后续小编发现,部分公园的树木认养系统是在不断更新的,如果当时没有刷到想要认养的树种,不妨再等等。
“名单对外公布后,很快就被订了,手慢无,后期可能根据生长情况,再追加少量可供认养的树木。”上海植物园科普员谢臻阳告诉记者,大部分市民的选择都是相似的,要么是挑现在或将来颜值高的、寓意好的,尤其是粉色、红色系的春花植物,比如樱花、桃树、海棠等,要么是上海本地高度认可的植物品种,比如玉兰,“尤其是市花白玉兰,一上网便被‘秒杀’,毫不夸张”。
今年植树节,黄兴公园计划开放200棵银杏及200棵海棠供市民认养。公园负责人表示,要到植树节当天才会开放网上认养通道,认养费用每年每棵100元,“认养名额开放太早,几分钟秒完,怕大家没有参与感。”
认养费用更高的古树名木热度也不低。古猗园今年开放认养的古树或古树后续资源有10棵,截至记者发稿时,一棵编号“14-014”的龙柏和一棵编号“14-138”的石榴已被认养。上海植物园编号“0620”的罗汉松和编号“1278”的南紫薇已被认养,还剩一棵编号“0927”的瓜子黄杨(树龄150年),一年的认养费用为9700多元。
在上海,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广泛分布在16个区,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古树名木1886棵、古树后续资源947棵。在不少市民看来,能够认养一棵古树,是积善积德、恩泽后代之举。
上海现在有多少森林?
土地资源紧张、建绿空间有限
近年来
上海的义务植树资源变得紧张起来
市民参与线下植树的机会不多
于是,上海不断拓展植树的内涵
成为全国最早尝试
用其他形式来置换义务植树的城市之一
上海每年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2023年,上海新增森林面积6.7万亩,新建绿地1044公顷、绿道231公里、立体绿化43万平方米,新增城乡公园162座。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92.78万亩,森林覆盖率18.81%。
线上线下齐参与
全国绿化委员会在2017年印发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全民义务植树的八种尽责形式,分别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适龄公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尽责形式,履行植树义务。
上海在2017年就在全国第一批开展了“互联网+义务植树”试点,提供在线认建认养服务。市民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绿色上海”等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官网等多种途径进入认建认养平台。
平台实现了认建认养的全流程线上操作,所在区域、树种、认养费支付等流程一键完成,让认养更透明、更便捷,平台还提供绿地、古树、特色植物等板块,形成认养额度梯度,方便个人、团体及企业参与。平台还集成了尽责历史记录、荣誉证书、认养树木近期现状等查询功能。
为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市、区两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举办多场公众开放类线下尽责活动,为广大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便利,市民可关注全民义务植树网https://www.yiwuzhishu.cn及各级绿委办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与。
“绿色上海”线上认养流程↓↓
关注“绿色上海”→微服务→义务植树
这个春天
你愿意认养一棵树吗?
留言区分享
话匣子综合自上观新闻、绿色上海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