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唯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室内装潢

睢县装修新房价格睢县谱写富强和美清新现代

发表于:2025-10-24 11:45:40 来源:忆唯资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睢县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壮大制鞋、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蓄势崛起,跨越赶超,实干干实,争先出彩,奋力谱写富强和美清新现代化睢县新篇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十年风霜磨一剑。睢县制鞋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中国鞋都”声名鹊起。前不久,在睢县制鞋产业园内,深慧视(河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第三代制鞋机器人智能线SMRobot3000。“互联网芯片,成功实现了国产替代,一个芯片,现在是进口芯片成本的30%以下,我们也打造了一个工业元宇宙软件平台。”深慧视(河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卫表示,“基于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实现远程对客户的现场机器人成鞋的生产和新鞋型的导入进行远程的虚拟去支持和仿真。整条线我们可以保证一周七天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一条线总体上能节省30人左右,和传统线比节省了70%的人力。整个智能线我们的一次通过率能够达到99%,和传统线85%相比,我们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客户生产的整个效益,还有品质。整条线我们打造的一个基于工业原宇宙以及3G视觉,这样一个智能化平台,从而能够更好的去提升整个制鞋产业的智能化的水平。”

如今,睢县制鞋产业实现了智能制造、集聚发展。而在2011年前,作为农业大县,睢县制鞋产业为“零”。嘉鸿鞋业作为第一家入驻的企业,见证了睢县制鞋产业的发展历程。嘉鸿鞋业生产副总经理蒲生和深有感触地说,“嘉鸿鞋业是2011年落地睢县的,刚来的时候睢县制鞋业是一个零基础,我们嘉鸿等于是孤军奋战,没有什么制鞋的产业链,我们成型生产线也只有两条,每年的年产量也不到100万双。”

十年间,睢县坚持“一双鞋、一条路、一群人、一起拼、一定赢”的制鞋产业发展理念,制鞋和鞋材企业发展到427家,年产能达3亿双,配套能力达90%以上。越来越多的鞋企客商前来寻觅商机,落户置业,抱团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一大批因制鞋产业而名扬全国的福建晋江客商。“现在,大家之所以争先恐后地都往咱们睢县来,主要还是靠企业之间的口碑相传。另外,企业在这边生产的每一双鞋子,在县里面我们都能做到一站式的全配套。”特步鸿溢鞋业总经理丁子森高兴地表示。

从沿海制鞋企业的农民工输出地到制鞋企业承载地,睢县由被动变主动,不但不断做大做强制鞋产业,还同样化人力资源优势为招商优势,从无到有,发展了电子信息产业。

以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睢县电子信息产业,将“创新”融入企业研发、生产的全过程。其自主研发的AF抗指纹技术填补了河南精密加工行业的技术空白。从代工企业的来料加工,到目前直接合作于华为、苹果、小米等终端客户,科技创新助推金振源发展步入快车道。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更是催生了一大批技术、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

位于睢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干燥设备,已运用于国内半数以上的新能源领军企业。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曹志军告诉记者,“我们鼎能科技已经成为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国内60%以上新能源领军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为奔驰、宇通、小鹏等众多车企供应电池的产线。相当于10辆知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中,大约有6辆的核心部件——锂电池,需要经过我们的设备生产出来。”

核心技术的集聚效应在睢县迅速显现。2021年,以生产光伏玻璃面板为主的商丘鸿大光电集团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携手,在睢县成立了鸿大新材料先进技术研究院,承接实验室科研项目成果的中试与成熟产品量产。眼下,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睢县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这个年产12GWH(吉瓦时)锂离子电池项目,从签约到一期工程顺利封顶,不到100天时间。“我们公司主要是以宽温锂电池研发生产为核心,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移动电池系统、备用电源为主要产品,以广泛应用于军工领域、特种电源领域及各类储能领域。”绿草地新能源(睢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全印介绍说,“项目自3月中旬开工建设以来,在睢县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克服了疫情、高温、汛期等不利因素,我们加班加点赶进度,目前一期工程共10计栋单体楼,已经有8栋主体施工完毕,另外两栋也正在加紧施工。接下来我们会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完成二次结构工程及装修工程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我们正在建设的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共同组成了睢县科创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可一次性入驻电子信息及配套企业30家以上。全部达产达效后,将成为我们河南省规模较大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综合性专业园区。”睢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丽表示。

非凡十年,十年巨变。睢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全县上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为契机,建成了一批绿色廊道、景观大道、园林公园,形成“一路一景,四季常青”以及绿色景致沿湖、沿路、沿居住区延伸融合的生态组团。

在睢县城区东部,有一条小河叫利民河,自南向北穿过县城。沿河修建的生态园区每天都吸引着很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我在这里住60多年了,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来河边两三趟,因为啥呢,河里水质好了,环境好了,在这里锻炼锻炼,我的心情也好了。”市民刘先生说,“过去,这条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蚊虫满天飞,没有谁愿意来这看一看,瞅一瞅。改造后,这水清了、鸟多了、鱼多了,来这锻炼的、玩的人也多了。”

2016年起,睢县启动了利民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在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的基础上,在沿河两岸因地制宜建设了滨河景观带。“这里的环境非常的美,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像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转转,放松放松心情。”市民贾女士高兴地说。

为实现城区内河长治久清,持续擦亮“中原水城”这一品牌,睢县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推进“碧水工程”。“近年来,我们住建局实施了利民河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实施截污纳管,扩挖河道打造生态廊道,建设凤仪湖公园等方式,让利民河成为贯穿睢县城区南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睢县住建局副局长祁涛表示,“为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等问题,我们又实施了一污厂的提标,二污厂的扩容,并采取新理念、新工艺建设了第三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中水输送至利民河上游和凤仪湖中,实现中水回用补给生态的良性生态机制,让水清岸绿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睢县还推动城区9个卫星湖水系贯通,抓好城区“十纵十横”20条道路,建好100个以上口袋公园,奋力实现“中原水城公园里、中国鞋都创新地”。同时,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睢东新城,建成开放袁家山文化园、凤栖湖智慧岛,进一步叫响“中原水城”城市品牌。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非凡十年,睢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年来,睢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之以恒,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小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十年来,睢县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14.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7.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0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5918元提高到2021年的142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360元提高到2021年的32670元。

睢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褚涛 袁涛 姜文

制作:睢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丽

责编:张玉

执行主编:李静 袁洪彬

审核:褚涛 郑汝强

保健文汇杂志

汽车电器编辑部

汽车电器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