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唯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两会焦点

滩地起名印象七里河丨地名趣谈4

发表于:2025-10-21 10:15:49 来源:忆唯资讯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以《七里河史话》为蓝本,冠以《印象七里河》之名,力求用翔实的资料描绘七里河的沧桑巨变、世风民情,传承文化薪火、历史风韵,探究成败兴衰、发展规律。展阅这幅历史画卷,从中能够触摸到社会进步的脉搏,领略到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沉浮和事件的变迁,深刻地感受到七里河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昂扬精神。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印象七里河》认识七里河,了解七里河,走进七里河。

笋箩沟因何而得名

笋箩沟,位于兰州城西南十多里,西果园沟上游青石峡至西果园段。这一段沟缘何称笋箩沟?是因这里是兰州西南山区,在古时原始森林茂密,各山洼都被树木覆盖(在其东的一条山沟里,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现被山洪、泥石流冲埋在地下的粗大松树圆木)。在各种参天的树林间生有一种箭竹,当地居民伐竹扎成扫帚、编成背兜、筐笼等生产、生活用具,有些自用,有些在集市上出售。笋,竹之嫩芽,也称竹笋。箩,是用竹编制的箩筐等工具。因此沟多产竹及竹编制品,故被称为笋箩沟。

骚泥泉一名由来

20世纪50年代以前,将今小西湖广场以东至文化宫以西沿黄河堤岸一带地区,俗称骚泥泉。此处原是黄河河南堤岸,上有官道通西,路南有民居、寺院。在此一带堤岸下有许多泉眼,细水喷吐,外流无多,但不干涸,附近形成一片沼泽地,人难行走。尤其出奇的是其中有一泉为暖水泉,冬不结冰,触之有暖气,严冬之晨,汽雾升腾,白茫一片,因其南有民居于高台,兰州方言称埽台,故叫埽泥泉。

另一说,自明、清以来,此处回民聚多,多内养牛、养羊户,牛羊粪便污浊混杂,臭气难闻,故称骚泥泉。也有人说,兰州方言称“牡牛”为骚牛,“牡羊”为骚羊,故又称骚泥泉为骚牛泉。

这个地方在20世纪50年代修建西津路和城市建设时被填埋、征用,现已不复存在。

秀川为什么叫秀川

20世纪80年代,崔家崖村北,西津西路路北建起一片新的居民住宅区。1982年在为这片住宅区命名时,有几种方案,最后定名为秀川新村。

“秀川”二字主要是由“袖川”演变而来的。在过去,人们将从西稍门西小西湖至西固的黄河河谷川区统称为袖川。因此承袭历史,在起名时,既用了“袖川”的谐音,又增加了锦秀山川之意,故定名为秀川新村。

秀川新村后改秀川社区。2004年在调整街道区划时,将崔家崖乡撤销,改建为一个街道,沿用秀川名称,为秀川街道。将土门墩街道管辖的秀川社区、穴崖子社区划入秀川街道。秀川社区为秀川街道管辖下的一个社区。

吴家园原为花园

吴家园,位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西起火星街,东至安西路,巷呈西东南形,全长1公里多。这里原是黄河南岸滩地、农田。20世纪50年代还有一轮水车提水灌溉农田。民国 21年(1932年),国民党军政要员鲁大昌、周祥初、李学横、张玉培及吴子仁等人,开始在此处占地兴建公馆、花园。其中占地最多、花园面积最大的是东面的吴子仁,人们便称这里为吴家园。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内地资本与技术西移。民国28年(1939年)中国银行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吴家园兴建了兰州面粉厂、兰州毛织厂等,使吴家园声名大振。

来源:七里河史话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

医药养生保健报官网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汽车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