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唯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装修空间

商行起名字大全起名仕士农工商古人为何要这

发表于:2025-10-21 10:11:21 来源:忆唯资讯

近日娱乐圈关于崔永元老师爆料出来的事儿,被各种刷屏了,一条新闻有成千上百万的点击量,评论,里面谁是谁非?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崔永元老师揭露出来的这件事,的确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思考的,崔老师在这件事上确实是为正义而战,但我更想说的事为什么那些辛苦付出研究的有志之士,那些为保护城市整洁的环卫人员,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就没有关于他们的消息呢?也许这是媒体舆论导向的问题,也许是人们爱好的问题。抛开虽有的不解与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古时的士、农、工、商。

大儒顾炎武说:“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意为“四民”是国家的柱石;

“士”为何能排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故士可以收拾人心,与道偕行,泽被后人;

“农”为何排在第二?“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里不慌”,故“农耕社会”不可以不重视农民;“工”为何排第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所以能工巧匠以器与术之道闻名;

“商”为何排第四? 商是互通有无的,必依赖他人而后能行,商只可少数参与,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都去依赖他人,则无人可以依赖了,商的地位排在末尾,有不禁止又不提倡的深意;将“商”放在最后也许有着超世的眼光的,商人逐利,如果人人都想从商,那么社会的风气就会慢慢向利而转换。中国的现状是“商士工农”。

“士”被认为是公务员,但如今的士却是“当官不发财,打死都不来”,正是为利所乱;“商” 则大胆逐利,不断创造着道德标准的新低,从炒房团到毒奶粉,从楼脆脆到地沟油,无孔不入。现在是“士也是商、农也是商、工也是商、商也是商”,到处洋溢着逐利的铜臭,而少了文化与道德的馨香。

本人不排斥商人,有些良心商人,为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古人分士农工商,也许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更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他把传统观念中的贱业——“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像王阳明先生说的“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新楚文化杂志

新疆钢铁杂志社

当代会计

大众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