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张起名竹间文化德阳老城故事邱仙会23
邱仙会
谭金强
出德阳市区北门,沿着108国道行约十五、六里就是被称为孟家的地方。举目东望,就可看见两棵高耸入云、碧绿如盖、遮天蔽日的大榕树。这两棵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大树,是由秦始皇派来西蜀寻找仙药术士韩仲所栽。仙药没找到,韩仲不敢回咸阳复命,就在这里搭窝棚定居住下,并亲手在窝居旁栽下两株榕树。
到了二千多年以后的明末清初,有个姓邱的秀才,由于仕途不第,情场失意,而看破红尘,于是隐姓埋名,来到秦仙观,这时当年韩仲所栽的榕树现已是树干粗支壮,枝繁叶茂,高入云天。邱秀才就把这废弃的秦仲观残垣断壁进行修葺,取名邱仙观。后来,他收了名姓张的徒弟,两人除了自耕自种外,就在观里炼丹和研究医学,也常为当地百姓免费治病,因医术高明,在救死扶伤中,以奇取效,治疗不少疑难杂症,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当地有位农夫,亲戚家建新居去恭贺,因喝醉酒,好客的主人把他留宿。睡到半夜,口燥生烟,渴求饮水。厨房又在主人所住旧房后院,夜半三更,他又不便去敲门。但口渴难耐,就走到他住的新院里寻水,在月光下,见一石槽对着月亮闪着鱼鳞光茫,槽内有水!他迫不及待,走拢捧着就喝。翌日酒醒,路过昨夜饮水槽中,见内有很多小红虫,心中顿时不畅,忧思于胸,气郁不散,从此总觉得有虫在心中蠕动,日思夜疑,引起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四处寻医问药,收效甚微。
后来,听说邱仙观道长善治疑难,特来求治。道长问明情况,知因所在,好言劝解,功夫枉然。道长灵机一动,对病人说:“要治此病不难,须用丸药方可取效,待我今晚做好,明天来取”。于是,邱张二道,找来红线,剪成红虫大小,加上少许巴豆,与面粉搓成丸子,第二天叫患者在暗淡室内服下。由于暗室光线黯淡,病人不辨真伪,一概吞下,隔了一会,肚中欲泻,道长叫找来便盆,叫病人便后,远远视之,免再度发生心中难受。远眺之后,以为腹中红虫泻出,心中顿时畅快,从此病而痊愈。
两道长不仅为民众治病,还常帮当地农户,特别在农忙抢收抢栽,不论那家农夫相请,都不推辞。有一年栽秧季节,先因缺水,到了芒种才有水泡田。农夫怕误了时令栽的稻谷减产,纷纷四处请帮手。大家先后去道观请邱张两道长帮忙插秧,凡是来请,一一应承,到了栽秧这天,刘家田、张家地都有两道长,而两道长栽的秧又快又好。由于农忙,谁也不在意,到了农闲,众人聚在龙门上,这才搞醒豁,大家心想,难道遇上了活神仙了?
两道长善行好施,乐于助人,而且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当地有个财主,仗势欺人,盘剥百姓。邱张道长知道后,想找机会惩治他。机会终于来了,也就是在交节令芒种这天才有水淹田插秧。两道长去帮农户栽插,路过财主正在栽秧的田边,把几片竹叶投入田中,口中念念有词,财主贪财,见水田里很多鲜活的鱼,忙叫栽秧的人停下插秧去捉鱼,把个栽秧的田踩得狼藉不堪,而耽误了节令时间,导致减产。而捉回家的鱼,却是几桶竹叶,气得财主吹胡子瞪眼睛。后来得知道长施法所为,从而收敛了作恶多端的行为。
邱道圆寂仙逝,有人用缸把肉身收藏放于道观中。据当地老人讲: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把这具放了两三百多年的木乃伊焚烧火化了。人们追思邱道平常对百姓的好处,于是把那座在陈家堰河道上的桥更名为“仙人桥”。并且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六月十九开始到二十结束,在这一带举办“邱仙会”。每年到了这一天,以韩仲栽的两棵黄桷树下为中心,这个路段,热闹非常。在孟家附近如黄许、德阳、德新、孝感、肖家场、柏隆、孝泉等地的人们纷沓而至;还有绵阳、成都等地的人专程而来。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把个仙人桥路途一带,拥个水泄不通。什么酸辣粉、耢糟蛋、凉片粉、油饼子的…卖香蜡的、测字算卦的、抽签问运气的、摆摊设点的…农夫自己种的菜蔬、大米、黄豆、绿豆、酒(糯)米等瓜豆等农副产品在这会上卖,来这赶邱仙会的人,也顺便买些当地农民自产自销的东西带回去。人们来拜两棵千年的神树,再进道观烧香祈祷,请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道观香烟袅袅,烛火通红,榕树上披红挂彩。不少城市的人们特意来这里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也顺便观看这里的千年古树和自然风景。
据当地百姓说,这个邱仙会从清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不仅成了孟家地境的民风民俗,更是体现了老百姓对于那些为人民做好事善事的人一个永久的纪念……
- 上一篇:情侣宝宝起名爱情短句情侣网名不知道怎么起
- 下一篇:起名专家马汀起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