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万家装修风格东营全面提升住房城建管理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9日讯 1月9日,东营市举行“法治政府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专场新闻发布会。近年来,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打造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
突出政治引领 以科学立法夯实法治根基
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强化跟踪问效等,自2015年东营市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起草地方性法规1部、政府规章6部,积极开展《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东营市供热管理办法》调研工作,加强合法性审查能力建设,持续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67项等。
聚焦依法行政 以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履职
推进事项规范化、清单化办理,2023年办理各类事项10358项;持续升级改造“无证明系统”,32项证明资料实现免提交,11类涉企许可证书全部实行电子证照;制定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52条,提升企业合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认真落实《东营市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先后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4条、12条政策措施,通过中心城购房补贴、房交会等举措有效激活住房消费;建成全市统一的网签备案信息系统,实现涉房业务市区同权跨区通办;突出抓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问题专项整治,打造健康法治发展环境等。
创新社会治理 以平安建设护航稳定发展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走深走实;组织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安全宣传咨询日”进工地、“燃气安全进万家”等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六进”宣传,建成垃圾分类宣教场所33处等;深入推进“城管进社区”,建设执法岗亭47处,大力推广“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推进物业服务纠纷源头化解,发挥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矛调中心调解矛盾纠纷成功72件,涉及金额907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级燃气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安装可燃气体检测仪4500台;在全省率先实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关键岗位人员记分管理制度等。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制化管理水平,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梳理生活垃圾分类法治建设的重点和存在的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立法调研,目前东营市人大常委会1号文件已将《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列为2024年全市地方立法审议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
此外,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全面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扎实开展信用评价工作、精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制定出台了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造价咨询、房建和市政工程招标代理、监理、质量检测等8个子行业的信用评价办法,基本搭建起覆盖全市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的信用评价体系;规范信用信息采集,严格信用评价流程,按照“企业提报—县级初审—市级复审—公示—计分—公布”的流程开展信用评价等;将8个子行业的信用评价结果由高到低划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对信用评价等级为AAA、AA级的企业,减少对企业及项目的检查频次,优先支持晋升资质等级和企业项目参与评先树优等;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2023年全市住房城建管理领域备案行政处罚274起。
下一步,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法治旗帜,厚植为民情怀,聚焦内涵品质提升,推动城市精细管理,全面提升住房城建管理法治能力水平,为打造舒朗大气、生态宜居的特色城市作出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