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家装修断桥铝门窗台媒体人在民进党政府
台湾资深媒体人、开放智库发起人钱震宇22日投书台媒指出,在民进党“政府”里任官,要上很简单,要下很难!
因为诬指牛肉面节冠军店家用莱牛的前行政机构发言人丁怡铭,偷偷回锅担任顾问,月领12万(新台币,下同);因太鲁阁号出轨意外而请辞下台的“交通部长”林佳龙,交接当天开心地唱着“你是我的兄弟”,带着笑容离开;还在任的“驻美代表处”政治组长赵怡翔传出将请辞,回台参选议员。
这些人的去与留,显然不是出于个人意愿,更不是基于责任政治,而是考量民进党派系主的整体利益。因为如此,民进党的人事布局根本不在乎社会观感、民意舆论、或是在野党质疑。所以当丁怡铭被爆出致电立法机构负责人游锡堃办公室呛声时,苏贞昌始终没有正面回应,反倒像在跟游锡堃示意,不要太计较。
“下台的人很开心、离开的人不会难过”,这就是民进党官场的写照。坦白讲,民进党信奉的不是责任、荣誉,而是派系、金权、人马,因为巩固权力最根本的要素就是派系的支持与护航,以至于民进党“政府”里头的人事任用,从来不是以专业职能为考量,而是以“是不是我的人”为最优先。
而林佳龙交接会上,行政机构秘书长李孟谚的一段话,听了更是快吐血。他说,“‘交通部’在林佳龙领导下,打下许多美好的战役,处理华航机师罢工、长荣空服员罢工、南方澳断桥、陆客团停止来台等”。天啊,面对“交通部”如此走钟的施政,出了这么多问题,还能讲出如此离谱的话,甚至说全台各界对林请辞都表达不舍,真是够了!真的把民众都当塑胶!
然而,面对民进党如此肆无忌惮的人事铺排,分赃政治的作为,社会上看来却毫无反制能力,不少人只能在媒体留言板上抱怨叹息、自我解嘲,或是在网络社群中痛骂绿营无耻,但那又能怎样?
之所以如此,钱震宇认为有几个主要因素:第一是民众普遍无感。民进党操作选举策略,在赢得“大选”后,并无意积极处理内部及经济问题,导致“部会”首长清一色都是选举酬庸,了无新意的“老绿男”,蔡英文抱持着安抚派系的心态,安插人马。任何的官位对绿营来说都只是过水,只是朝向下一个位子的暂时歇脚亭罢了。
因为官员无心,又何必在意他是否会认真看待官职。民众对于民进党“执政成绩”也都有了定见,既然高层都安排自己人、屡遭非议的问题人物都可以回锅,就算民众反弹又有何用?搞不好还会因此惹祸上身,久而久之,民众对于政治议题逐渐感到失望无感。
第二点是媒体监督失衡。过往马英九时代对于媒体社论或评论的内容非常在意,只要写到哪里不好,马办就会致电了解,询问是否有改进之处;现在蔡英文时代,压根不跟媒体沟通,更别说扮演匡正是非的角色。在野力量薄弱。立法机构绿大蓝小的局面,朝野完全由民进党一手掌控,任何议案及提案别说要“三读”,就连要成案都很难。以这次的“交通部长”人事案,在野党再怎么不满,也只能在质询时提出异议,无法给予实质上的决定权或否定权。
蔡当局官员上下的逻辑从不是以施政顺畅为考虑,而是用派系亲疏决定,台湾的行政体系就这样被蔡英文给一手玩残。上位者如此荒谬,下位者又如何能好好做事?
钱震宇表示,蔡当局连最基本的社会观感都不顾了,外界还需要帮他们留形象吗?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在野党及民众也不要怨叹,这就是民进党的党性,为达利益不择手段,自己人的前途比台湾前途要紧。可悲的是,这样的“政府”,你我还要忍受3年,却毫无办法。
(编辑: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