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中国追溯

藏式柱子客厅装修石砌艺术的典范木雅民居

发表于:2025-04-23 09:33:49 来源:柚子资讯

甘孜州第三届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大赛入选作品《石砌艺术的典范——木雅民居》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文化遗产大州,目前已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尔”、“藏戏”、“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藏医药浴法”4项,同时,还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4个,省级项目83个,州级项目180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5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393人。为了助推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甘孜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增强民族自信,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文旅品牌、促进经济发展。为此,由甘孜州委宣传部、甘孜州文联、甘孜日报社主办,甘孜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举办了“第三届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大赛,现分期刊载入选作品。

石砌艺术的典范——木雅民居

陶勇

我是一个十分喜爱民俗文化的人,经常到故乡甘孜州各地进行田野调研。记得那是在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康定的甲根坝,当看到山旁、溪边星落棋布地分布着的木雅民居,就对它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从此以后我利用假期等多次来到木雅地区,对木雅民居进行测量和调研,收集了很多有关民居的故事和传说。

木雅民居石木结构建筑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困挠了我很久,在一次和村民的闭聊中,偶然地听到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木雅地区有一个木雅甲布(木雅地区的国王),他在让芝山(今天营官寨村旁)用片石和木料修建了一个王宫,围墙和宫墙似刀切一般,墙体下宽上窄,宫殿内用大量木料建造,并绘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当地的才百姓看到这宫殿不但雄伟,而且美观,纷纷仿效建造。这就是木雅民居建筑样式的来历。目前在康定市的朋布席乡、沙德乡、贡嘎山乡还保留有明朝时期距今四、五百年的民居建筑。也就是说至少早在五百多年前,木雅民居的建筑样式已经固定下来。

我曾经问一家远离村寨的人户:你家为什么要在这里只有一家人修房屋呢?他很直接地回答了我:因为我家的耕地在这里。木雅民居多以村落或村寨形式出现,也有单家独户的形式,这是因为要靠近自己的农田,便于耕种和看守。房屋选址一般在自己农田周围选择一块向阳、干燥的基地,有条件的还要考虑接近溪流或河道的高处,便于取水,又可预防山洪等自然灾害,靠近山边森林以便拾柴。民居修建位置由高僧等宗教人士来选定,另外还要讲究背山面水,方向朝南或朝东,以满足采光、取暖、避风的目的。 一位老民间艺人给我介绍:木雅民居建筑以石木结构为主,外墙用片石砌成,而且工匠都是砌反手墙,即手脚架在墙内由内向外砌墙,砌墙时不用吊墨线,内墙笔直,外墙有收分(即下宽上窄),且收分都在5%,收分量的把握全靠工匠的经验,无任何辅助仪器或设施,这样建出的房屋远远望去下宽上窄,呈现出梯形结构,显得非常墩实。

目前木雅民居石砌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雅民居在平面结构上没有固定的样式,主要根据建房家庭的经济情况、人口多少等来决定建房的大小、楼层的多少。平面上通常有正方形、长方形、L形、凹字形等。我在走访中经常听到:这房子有几根柱头,那房有多少柱头。一问才知,房屋柱头的多少代表了房屋的大小,在梁柱结构上有四柱八梁之讲究。在过去修建的民居以四根柱头的较多,现在修建的房屋以六根和八根柱头的大房子为多。每层楼的柱子分别层立,叫做藏式柱顶梁结构,提高了房屋的防震抗震性能。楼面层用防水性较好的沾土将夯实,在二层或三层住人的房间铺设木制地板。

传统木雅民居一层用于圈养牲口、放置杂物;二层用于生活和居家,设有客厅、厨房、起居室、仓库,在客厅旁边靠墙处设置厨房(过去为火塘);三层设置经堂,部分房间用于储藏和客房,经堂在顶层以示对菩萨的尊重和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部分民居三楼是咂口楼,作为晒场,用于晾晒粮食等物品,屋顶正面修造圆形香炉(煨桑台),上涂白灰,这是因为木雅人崇尚白色的缘故。木雅民居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在古代由于交通、信息等的不便,为了防御外来强盗的抢劫,迫使木雅人把民居修建成具备一定防御功能的建筑。为了防御传统民居窗户较小,现在防御功能淡化,窗户修得都较宽大。在二楼朝北朝西不设窗户,而专设射击孔,射击孔为外窄内宽的喇叭形,便于射击。现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还会在房顶加建汉式木构架盖瓦屋顶,既美观也避免了雨雪对房顶的浸害,加盖屋顶后不但减少了人们一年一度对房顶的维修劳作和费用,而且极大地延伸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木雅民居都依山坡、面水流而建,现在也有修建在河坝中的房屋。传统的木雅民居大多三层,个别也有两层或四层的,屋顶为平顶,现在有很多民居加盖汉族飞檐式屋顶,飞檐式屋顶加盖后,比传统木雅民居人古朴与庄重,更增加了华丽与典雅。木雅民居底层为牲畜房和杂物间;二层为住所和生活间;三层有咂口楼,裸露处为晒台,房屋处为经堂。经堂按藏传佛教的规定进行装修,经堂正中靠墙修有神龛,神龛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信仰教派的神像、经书等,神龛前放铜灯、花束。在经堂墙壁挂唐卡,在经堂一侧安放一僧床和藏桌,准备为僧人居住。

大多木雅民居有院落,院墙以片石砌筑,院墙内墙边堆放柴火和牲畜饲草。 传统木雅民居的房屋的房顶四角都要摆放白石,民居屋顶四角安放白石有几层含义:一是房屋的建筑构件,二是用于房顶四角的装饰,三是原始信仰中的白石崇拜。当地的人们有解释为:一是木雅藏族是崇尚白色的民族,而白石代表了纯洁;二是白石有辟邪的功能,摆放在屋顶四角,可以挡信妖魔对家人的侵袭;三是传说白石是“如母”,即象母亲一样,是老家的象征。现在随着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冲击,新修的民居这一现象逐渐在减少。

木雅民居房顶上的煨桑炉是为家庭煨桑祈福而专门设置的,修建在每家房屋的屋顶适宜的位置,其外形和佛塔类似。有的家庭是天天煨桑,有的是藏历的初一、十五、三十煨桑和宗教节日或宗教纪念日煨桑。煨桑一般都在清晨太阳还没出来之前进行,煨桑用品有柏树枝、糌粑,以及寺庙加持过的香料等。煨桑时,煨桑人口中喊:“节…节…”加“地方护法神名字”,或“扎拉”(护法神名),这是对护法神呼唤,然后口念“扎勒西桑经”,意为让护法神能保佑家庭平安、给家人带来好运、并能战胜敌人。 木雅民居体现了木雅地区的人们在其历史演进中卓越的建造才能和艺术才能,木雅民居的石砌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雅民居造型美观、风貌古朴,是集生产需要、生活起居、宗教信仰、防御外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体现了这一地区的人们杰出创造才能。木雅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从建筑上体现出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底蕴。每户木雅民居修建都要相隔一段距离,十几户距离相近的就成为了一个村。在立曲河两岸,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又有树木的陪衬,高低错落,袅袅炊烟,与远处的雪山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工程建设与设计邮箱

食品界版面费

新农民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