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经济数据

丁字梁客厅装修武安古城保护

发表于:2025-04-21 15:17:06 来源:柚子资讯

旧城保护范围 为加强古城的保护,有关部门特制定了旧城保护范围。

旧城保护区域:北至护城河,南至城河街,西到大、小西关,东到东城门,总面积约 0.2 平方千米。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表文保单位名称保 护 范 围建设控制地带.

舍利塔以塔基外围墙外为基线,向东、向南、向西各 40 米,向北 25 米。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东外扩 40 米,南外扩 132 米,西外扩 102 米,北外扩 67 米。

城隍庙以拜殿前墙外皮、中殿东墙后殿后墙外皮、中殿西墙外皮为基线,分布向南扩 3 米,东扩 2 米,向西北扩 5 米。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扩 65 米。

内城北门以城墙东北角为基点,向南 15米,向西 16米,向北 20米。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东、西、南外扩 50 米,向北扩 20 米。

外城东门城墙和城门为重点保护区。以城门墙外皮为基线,向四周各外扩 50 米。

玉带桥以桥面东北角为基点,向南 22 米,向西 6 米。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东、北、西各外扩 50 米,南扩 30 米。

文庙古柏以工会院四周围墙以内,南北 250 米,东西 100 米。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向南外扩 52 米,向西外扩 80 米,向北、东各外扩 50 米。

城隍庙修缮工程 城隍庙位于庙路街,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 年),因年久失修,多有坍塌。1987 年,省文物局拨补助资金 2 万元,县拨款 10万元,对中殿进行落架维修,更换檩、椽、望板、飞椽等木基层,墩接前檐柱 4 根,恢复六抹头隔扇,清洗出原有壁画,外下减墙体做了挖补。1994年 4 月,文保所争取市财政无息贷款 5 万元,民间集资 5 万元,对拜殿、后殿进行落架维修:更换木基层,恢复隔扇装修重做瓦顶,重砌后殿后墙及拜殿两山墙,拜殿增设前后隔扇。塑制后殿、拜殿两侧神像、走架、城隍木雕像、金瓜、钺斧、朝天镫及后殿神龛雕刻。1996 年 12 月 15 日至 1997 年 5 月,筹集资金 5 万元,在后殿西侧修建阎君殿 1 座,面阔 3 间,进深 3 间。西营井经幢加固复立工程,位于上团城乡西营井村内的陀罗尼经幢,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 年),为福祥寺附属建筑,1997 年 9 月 12 日倒塌。2001 年,省文物局复函批准复立,并拨款 3 万元。8 月 21 日开始,历时 20 天,由曲阳雕塑厂将残损石构件粘接加固,对经幢进行基础加固复立,并在四周建起围墙重新竖立文物保护标志。

内城北门修复工程 武安内城北门是原县城内城仅存的一座城门,建于元代,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县熊瑶改建为砖城门,因年久失修,城楼圮毁,券砖开始脱落。2002 年,市财政拨专款 78 万元修复。8 月开工,2003 年 4月 25 日告竣。城门采用青砖包砌,墙体采取锚杆、丁字梁方式修缮加固,恢复城门上的紫金楼:重檐楼阁式歇山琉璃剪边式瓦顶,面阔 5 间,进深 4间,回廊式建筑布局,建筑面积 139.67 平方米。

舍利塔维修工程 舍利塔位于塔西路与迎宾路交叉口东北侧,建于宋元祐六年(1091 年),为武安标志性建筑。因年久失修,塔身裂缝,塔檐部大面积坍塌坠落,塔刹无存,塔心露天,雨水浸灌塔内,致塔濒临倒塌之险,市委、市政府决定拨专款 250 万元予以维修。2005 年 4 月开工,2006 年 10月底竣工。修缮后的舍利塔通高达 42.30 米(维修前高 38.05 米),新增仿宋式塔刹,基本恢复 13 级古塔原貌。

摘自:《武安城志》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社

老字号品牌营销投稿

海外文摘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