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养花没造型在花园里种一个这样的花瓶吧
种花种的就是一种情趣,忌讳的是千篇一律。
花千故喜欢种月季,但看过成千上万的月季之后,总感觉大同小异,颜色过来过去就那几种,浓浓淡淡,条纹斑点,纯色渐变等等,不外乎也就是赤橙红绿青白紫(月季没有蓝色)的各种组合,于是就琢磨怎样让月季更有新意,就想出了将月季进行花瓶一样的造型。
花千故买了高矮不一的一组三个花瓶模具,分别高1.2米、1米、0.8米,最高的用来编织三角梅,因为三角梅枝条软,从高处垂吊下来开花很美。
用多色三角梅编织彩色花瓶下面是我编织好的三角梅花瓶:
因为我的三角梅枝条还不够长,只有部分枝条能超过花瓶瓶口的高度,有的枝条太短,还需要再养几个月后进行二次编织。
我是将以前种的几盆小盆的三角梅,直接脱盆后放进一个大的美植袋,就像一个拼盘,一共拼了6个品种。然后再理清各盆枝条,用扎带按花瓶模具上铁丝的分布方向进行编织。
为什么可以将这么多盆三角梅挤一堆呢?这里有个诀窍:三角梅各枝条交叉处,需要将皮削开,削到形成层(皮与木质部之间很光滑的那里就是形成层,往往是黄绿色或淡黄色),让两根交叉的枝条产生愈合组织后长到一起,各交叉处相连接后,所有三角梅就形成了一体,就相当于是一棵三角梅了,共享根部,共享光合作用。用蔷薇杆子编织花瓶也是一个原理。
月季花瓶需要先用蔷薇杆子编织再嫁接月季我将1米、0.8米的花瓶模具用来做月季花瓶,但是需要先用来蔷薇杆子来编织花瓶。为啥呢?
因为蔷薇容易生根,属于粘土就活的植物,而且有种无刺蔷薇,由于没有刺,容易操作,其枝条韧性强,不易折断。
下面是我为这次编织花瓶采摘的蔷薇杆子:
一般一个花瓶需要20根枝条,可以适当多采一点,多余的也插在土里等生根,万一花瓶上哪根杆子没有生根成活,以后还可以重新补一根进去。
我采的蔷薇是红花蔷薇,就算以后不嫁接,它本身开花也漂亮。
编织好之后,将花瓶栽进土里。
为了提高生根率,土要用泥炭土+蛭石。等蔷薇杆子都生根并长牢以后,再削开枝条交叉处的皮,露出形成层,然后再绑好,这样枝条就会长到一起,所有蔷薇杆子最后形成一体。最后,花瓶上的所有蔷薇长成了一棵。
为什么不在首次编织花瓶时,就在枝条交叉处削开形成层呢?因为还没有生根的蔷薇杆,如果削开过多的伤口,容易导致水份和营养流失,造成杆子干枯死亡。上面三角梅花瓶也是一样的流程。
交叉处形成层愈合以后,就可以在花瓶口嫁接各色月季了。基本上所有的月季都能嫁接在蔷薇杆子上,因为他们是一家人,都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
一开始嫁接时,不要距离瓶口太近,可以在瓶口以上10公分处嫁接,以防嫁接没成活导致嫁接处枯死。如果枯死了,再在原嫁接口下方嫁接,这样以保证月季是接在瓶口上方,保留下方花瓶的完整形态。如果将月季嫁接在花瓶口的下方,就不像真正的花瓶插花了。
如果是冬天编织的蔷薇花瓶,可以直接栽进土里,保持土壤湿润就行,其他就不用管了,大约一个月左右就生根了。如果春秋,最好为花瓶套个大的塑料袋,以防蔷薇杆子被风干。
一组三个花瓶就像一家三口我为什么要买高矮不一致的三个花瓶模具呢?除了因为有参差错落、显得有层次的美感外,他们更像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孩子高低各不同,比三个一样高、整整齐齐的花瓶更符合自然规律。
三个花瓶可以种在一片草坪上, 在绿茵衬托之下,花瓶显得愈发别致,景观感很突出。但在我们成都地区,月季冬天只是零星开花,观赏价值不高;三角梅初冬季节开得美艳,进入隆冬后就休眠了。如果种在草坪上,冬天没啥观赏价值。所以,我不准备在花瓶下方铺草坪了,因为草坪冬天干枯后显得萧瑟。
我在地里种了许多四季茶花和一些比较好的一季茶花品种。即使不是四季茶花,也会在冬天和早春盛开,刚好可以弥补月季和三角梅的花期空档。因为茶花耐荫,可以将花瓶种在茶花地里,三角梅和月季夏天还可以为茶花遮阴,避免茶花叶子被烈日晒焦。秋冬三角梅、月季落叶后,茶花又可以晒到太阳。这样,三角梅、月季、茶花之间可以形成花期接力,一年四季都有观赏价值。
下面是我在网上搜索“月季 园艺 编织花瓶”等关键词看到的照片,原来早就有人在实践了:
你喜欢这样的花瓶吗?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关注花千故,我会经常为大家创意养花新方式。
我还用10多种月季嫁接在一棵月季上,形成“月季十八学士”,也快开了,可以关注我,等开花时,看我发“月季十八学士”的照片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