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瘦人增肥成功 瘦人增肥吃什么
如何让瘦人增肥成功 瘦人增肥吃什么
一、瘦人增肥几款食谱
黄豆芽排骨汤
主料:猪小排(猪肋排)800克
辅料:黄豆芽150克
调料:盐15克,味精2克,胡椒2克,姜10克
做法:
1.将黄豆芽淘洗干净;
2.将猪排骨块成3厘米长的节,用沸水氽去血水;
3.烧鲜汤炖猪排,待软离骨;
4.最下黄豆芽,煮至断生后加入盐、味精、胡椒、老姜即可。
健康提示:
1.猪排富含铁、磷、蛋白质、钙等成分;
2.黄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大小便、宽中下气的功效。
香炸粉蒸肉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400克
辅料:豌豆300克,面包屑25克,糯米粉50克,鸡蛋100克
调料:花椒粉5克,江米酒15克,酱油15克,腐乳汁25克,姜10克,白砂糖5克,菜籽油150克,甜面酱35克,盐15克,大葱15克,淀粉(蚕豆)35克
做法:
1.五花肉切片;
2.五花肉内加花椒面、醪糟汁、酱油、豆腐乳汁、姜末、白糖、料酒等和匀,再加入米粉拌匀,装入碗内;
3.豌豆用盐和米粉拌匀,也加入碗内,上笼蒸软;
4.盐、花椒面调配成椒盐味碟待用;
5.将蒸好的粉蒸肉翻扣在盘内,挟出肉片,再把豌豆上笼馏起;
6.然后将肉豆装在盘的另一端,随椒盐味碟上桌即可。
健康提示:
1.此菜脂肪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等微量元素和磷酯、烟酸等营养物质;
2.有利于人体消化,便于吸收,是进补佳品。
二、增肥饮食要把握四项基本原则
1、保证足够的热量。
瘦人要想增肥,最根本的一点就要保证热量的“入大于出”。由于人体摄入的热量主要来自主食(如米、面)和脂肪、蛋白质,因此应首先吃好三顿正餐。
2、少食多餐。
如果只吃三餐的话,想增重必须吃很多,这对消瘦者瘪瘪的肠胃来说无疑是个难题。且消瘦的人大多肠胃功能较弱,一餐吃得太多往往不能有效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适得其反。而三餐间隔时间较长,热量与营养得不到持续、及时地供应,也难以增重。故应把每天的进餐次数改为5~6餐,以早、中、晚三餐为主,适量的加餐。
3、睡前科学加餐。
夜里睡眠的时间是人体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合成激素分泌的旺盛时期,这些合成激素有助于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上述合成激素的分泌。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睡觉前半小时喝1杯加糖的牛奶或喝1碗温热的小米粥,也可以吃一些高蛋白质食品或甜点心。
4、合理选择食物。
中医认为,消瘦者多属阴虚和热性体质。消瘦者的膳食最好以滋阴清热为主,日常饮食中除选用含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适当多吃些豆制品、蔬菜和瓜果等。适量选食其他性味偏凉的食物,如黑木耳、蘑菇、苦瓜等
三、瘦人怎么健康增肥呢
1、喝高蛋白奶粉可速肥
同等重量的食物中,脂肪产生的热量最高,所以你能吃得下像东坡肉之类的肥肉,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蛋白质,鸡蛋、牛奶、肉类、家禽类等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想“速肥”,可以尝试喝高蛋白奶粉,比喝一般鲜奶、吃肉的蛋白质摄取量高,吸收利用率也较好。还有碳水化合物,大家最熟悉的是米饭,而蛋糕等各种甜点在淀粉之外还有高糖量,是更理想的选择。如果一顿吃不下很多,可以少量多餐;两餐之间还可加一些高热量的零食,首当其冲的是花生、瓜子等坚果。
2、针灸也能增肥
中医认为,瘦弱是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造成,冯磊博士开出的食谱只有在胃肠吸收功能良好时才能奏效,调理胃肠,针灸可以帮忙。还有研究表明,胖瘦和基础代谢(安静时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能量)有关,瘦人基础代谢较高,消耗大,而针灸对调节基础代谢也有作用。
3、俯卧撑运动增肥
俯卧撑对锻炼胸肌、手臂和腰部都很有效,如果只求练胸肌和手臂线条,每天做30个就够了。
动作:
A、俯身向前,双手撑地,两手间距与肩同宽,保持背部挺直及臀部收紧。
B、双手慢慢用力撑起,腰背继续保持挺直,然后双臂弯曲,再慢慢将身体回至原位。
四、瘦人增肥注意五个关键常识
1、增胖是指增肌肉,不是增那些松巴巴的脂肪。所以不要盲目多吃食物,或乱吃食物,这对于自己身体机能吸收是毫无好处的。
2、增胖或减肥的朋友都要每天喝3000-4000ML的水,只有每天吸收足够的水份,身体的代谢机能才会很好的正常运作,这才会提高自身营养的吸收能力。
3、每天锻炼是必然的,也不必去什么健身房做运动,只要每天坚持30-40分钟的运动,例如掌上压,仰卧起坐等(这些运动都可以在家做的),当身体内部生成足够的一氧化氮,当这些“生命活力气体”自由地扩散到身体每部位时,身体的机能就会慢慢增强,体质就会越来越好。
4、营养吸收要均衡,由其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对身体制造肌肉是很重要的,日常的蛋白质可以在大豆类,鱼肉类或蛋中吸入。
5、身体排毒要正常,无论是通过大便或小便,身体的毒素必需要及时排走,建议吃多点菜的根部,这里是含纤维最多的部位,常吃有助排便或改善便秘症状。
- 上一篇:九种方法帮您预防头发变白
- 下一篇:生活美食有效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