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养花主播盆景村直播带货收入超1500
本报记者 李家健 通讯员 李辉朝 皮鹤珍
“看这株盆景的品相、桩型,这几年都难得一见,只要500元就能带回家。”8月13日,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侯寨村陈相如家的小女儿婷婷,早早打开了抖音的直播平台,不一会儿,一株盆景就被浙江的客户预定了。
家门口支起简易雨棚,白纸糊成背景板,一张课桌、两台手机,就是一个直播间。小妹负责直播带货,大哥负责给盆景做护理,二哥负责联系物流公司发货,陈相如家的这个家庭“流水线”一个月能创造10多万元的产值,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在侯寨村,几乎每个做盆景营生的家庭,都有这样一条“流水线”。村党支部书记陈顺息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侯寨村人的盆景生意,总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
侯寨村做盆景的历史已有30多年,是桂林市远近闻名的盆景村。陈相如是第一代盆景人。他告诉记者,侯寨的盆景,最初在桂林市的花鸟市场售卖,因为市场有限,很多人便开始带着辛苦培育的盆景走南闯北,一来一回便是一个月,运气好时能卖出几千元,运气不好时可能白奔波一回。陈家孩子都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承继父亲的事业。
这一切因为疫情发生了改变。不能到外面卖货了,陈相如一度愁眉不展。彼时村里有几户人家已将盆景放在网店上,这让陈相如看到新的商机:“如今直播带货这么火,何不试试直播卖盆景呢?”他把想法跟孩子们一说,一家人一拍即合。女儿和儿媳能说会道,适合做主播,两个儿子做事踏实,也有盆景护理的技能,可以管好品控和渠道……从开始一盆卖不出,到逐渐积累粉丝,一天卖出10多盆。孩子们也辞掉外面的工作,回到家中全力经营盆景生意。昔日冷清的老宅,如今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热闹起来的不止陈相如一家,还有整个侯寨。陈顺息说,大家看到了直播带货为盆景产业带来的新变化,纷纷加入其中。可喜的是,今年来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他们喜欢摆弄手机,更具互联网思维,能变着花样直播带货,效果也更好。“如今侯寨是家家有主播,人人争当网红。”
在几个种植大户的带领下,侯寨的直播带盆景也逐步产业化。种植户陈增亮几年前在广东的花鸟市场开门面,现在也退掉了门面,回到家乡办了个100多亩的苗木基地。他从周边村聘人担任主播、技术工人、物流人员等,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来源: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