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养花养蜂河南许昌一个村利用小蜜蜂成了
长葛市佛尔湖镇岗李村依托当地发达的蜂产业,引导村民从事与蜂产业相关的电商经营。既富裕了群众,又对蜂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该村将依托长葛市规划的蜜蜂小镇项目,整合电商和中小企业,为它们提供发展空间,使蜂产业和电商获得更为健康的发展。
靠蜂“吃”蜂,“触电”致富
4月10日上午,岗李村村内屋舍俨然,道路整洁而干净,粉白的墙壁上画着以爱党爱国、孝老爱亲为主题的宣传画,以及“小蜜蜂,大产业,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农村电商到你家,家家致富乐万家”等宣传本村特色的标语。
村民李海彬家也不例外。与众不同的是,他家的大门旁还悬挂着“淘宝商户”的牌子,屋后的空场还被改装成了仓库和车间,安装着机床,整齐地码放着数百个不锈钢桶。此时的李海彬,正埋头于机床前,对不锈钢铁皮进行无缝焊接。“我正在做的是摇蜜桶,旁边那些不锈钢桶都是做好的成品!”李海彬说,不要小瞧这一只只铁桶,去年它们的销售额达到了700万元。
李海彬岗李村的创业明星,也是村里最早的一批电商之一。提起他“触电”的原因,这位朴实的农家汉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上学的时候不是没钱嘛,就想办法去挣钱!”他说,岗李村有很好的蜂产业基础,他就想利用蜂产品及其相关的手工制品去做电商。刚开始接的单子都是小东西,发的货很少,别人也都不看好他做的事。然而李海彬却坚持了下来,到大学毕业的时,他的电商做得已颇有名气。
在李海彬及其他电商的带领下,岗李村“触电”的村民越来越多。“我们岗李村现有491户,人口2326人,然而从事蜂产业的电商网店就有100多家,蜂产品收购、蜂机具加工从业者500余人,年产值达到7亿元!”岗李村党支部书记史强妞说,中国蜂业协会蜂蜡专业委员会就设在岗李村。
手工活,一天能赚100多块
就在李海彬制作摇蜜桶的同时,60岁的陶二妮也在一个加工厂里做着巢础。巢础是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的房基,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陶二妮坐在小凳子上,戴着眼镜,拿着竹坯和细线,认真而小心地制作。在她的身后,已经做好的巢础已经码放了十几摞。
“这家加工厂是我邻居开的,他也做电商,我常来这里做工!”陶二妮说,岗李村从事蜂产业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了,村民们几乎都会一些蜂产业器具的制作技艺。电商们“产销一体”,订单量大时,自家人手不够,就需要请邻居们来做工。以制作巢础为例,每摞巢础有40个,制作一摞的工钱为8元,陶二妮每天能做十几摞,这样她每天就可以赚100多元。
事实上,电商扶贫现已成了岗李村实施精准扶贫、促进群众增收、增加群众就业创业的创新举措。史强妞介绍,岗李村把发展电商与扶贫有效结合,将电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重点,采取龙头企业+电商户+农户的形式,因人而异、因户而异,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一方面将一部分贫困户扶持成电商户,通过从事电商获取收入实现脱贫,另一方面,电商企业或电商户吸纳一部分贫困户务工,通过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
进入蜜蜂小镇,抱团“打天下”
岗李村位于长葛市区北部,与新郑市接壤,紧邻许港快速通道,距离郑州国际机场20公里,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然而岗李村中众多的中小企业,却因场地狭小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很多“产销一体”的电商,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今年年初,长葛市相关部门计划实施蜜蜂小镇项目,要在佛耳湖镇、大周镇蜂产品专业村,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蜂业健康小镇,打造许港产业带上的国际蜂业集群。这个项目让史强妞及岗李村的电商们无比激动。
根据规划,蜜蜂小镇分为“电商一条街”“蜜蜂工业区”“蜂文化旅游”三个版块。“电商一条街”版块内,岗李村和双庙李村进行对接,打造一条特色蜜蜂电商街,所有铺面统一设计统一规划,让游客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蜜蜂小镇。“蜜蜂工业区”版块内,可以入驻各种与蜂产品有关的企业,来自郑州、新郑、开封乃至全国的蜂产品企业都可入驻蜜蜂小镇。“蜂文化旅游”版块内,将建立温室大棚,种花、养蜂、采蜜。大棚中蜜蜂一年四季都可采蜜,一年四季都有最新鲜的蜂王浆、蜂蜜、花粉供游客品尝。
“蜜蜂小镇项目建成后,将为岗李村及周边蜂产业特色村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佛耳湖镇党委委员张伟中认为,首先,岗李村蜂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及“产销一体”的电商,都可进入该项目,并获得发展用地,扩大生产规模;其次,蜜蜂小镇项目将蜂产业企业集中了起来,改善了交通条件;最后,企业集中在一起,也有助于企业生产环保要求的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