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明星南极人真赚钱毛利超茅台老板是上
作者 | 市界 胡萌
编辑 |东东
谁能想到,仅靠“南极人”三个字,上海人张玉祥的身家就超过了上百亿。
“南极人”这个品牌似乎每时每刻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短短12年,南极人从一家以保暖内衣生产销售为主的服装企业,发展为包含内衣、母婴、小家电等全品类的消费公司,营收和净利不断增长。
今年上半年,南极人实现营收16.26亿元,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1.51%。截至8月31日午间,南极电商的市值为462亿元,其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按照最新市值来算,张玉祥的持股身家约为11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百亿市值的背后,没有工厂,主要靠“南极人”三个字进行品牌授权。财报显示,南极电商主营业务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4.04%,超过一向以高毛利著称的茅台酒。
此外,截至2019年年底,南极人共拥有员工646人,当年公司实现营收39.07亿元,相当于人均贡献营收603.7万元。
从公务员到“下海创业” 请葛优、刘德华代言1990年,抱着铁饭碗做了5年公职人员的张玉祥开启了“下海”之旅。他的第一站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创业,或着说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都会说一句不值得。拿张玉祥本人的话来说,他是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场跟着一位商人做跟班。
凭借着良好的人际关系,10个月后张玉祥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场中拥有了第一个柜台,从事服装等产品的买卖,这一做就是8年,其原始积累也达到了3000万元。
彼时,上海人俞兆林推出的保暖内衣在市场上名噪一时,席卷了整个服装界。在服装行业沉浸多年的张玉祥很快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开始效仿,创办了南极人,当年市场销售23万套,销量连年翻倍。
但是张玉祥并不满足于此,他不断思考如何以更快的方式赢得市场,发现了品牌广告的作用。“如果想要用1-3年的时间走完别人10年的路,必须通过强势广告去宣传自己的品牌。”
但是他所积累的3000万资金远远不够,于是他采取了借力之谋,通过四处游说,从各地的经销商的预付款中筹集了3个亿。
“南极人”品牌的不断露出让张玉祥的企业当年获利65万元,第二年实现4247%的增长率,利润总额2826万元,第三年实现31.98%的增长率,利润总额达到3730万元。南极人迅速在保暖内衣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保暖内衣快速发展之时,2001年,张玉祥以迅速之势进军羽绒服领域。当时他花费300多万聘请知名设计师搞创新,提出“都市羽绒服”的理念,大力投入广告宣传,聘请葛优、徐帆代言,使得当年销售额实现15个亿。
尝到甜头的张玉祥真正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多年里,先后签约刘德华、袁咏仪、海清等一线明星,在央视等媒体砸下巨额广告费用,将“南极人”三个字打出了全国知名度。
品牌授权成就百亿帝国 产品质量被诟病产品线的扩张让南极人风光一时。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存货积压,订单减少的南极人逐渐显现出一系列危机,创始人张玉祥也压力重重。经过思考后的张玉祥开始对南极人进行变革,关闭自营工厂,将品牌授权给合作工厂生产,同时开启了“卖吊牌”的生意,授权经销商销售“南极人”品牌产品。
可以说,仅仅保留了“南极人”三个字,这也是南极人后来不断发展壮大的“秘密”——品牌授权。实际上,张玉祥并不是第一个做品牌授权的人。早年间,内衣品牌恒源祥就开创了工厂联合体模式,开始品牌授权业务。迪士尼更是品牌授权的鼻祖。
截至目前,不少企业都在加大品牌授权的力度,恒源祥、俞兆林、北极绒、红豆都在这片“战场”中竞争。
在互联网电商的加持下,张玉祥将“南极人”这三个字所蕴含的产品不断延伸,包含内衣、男装、女装、童装、生活用品、保健用品等多领域。2019年南极人营业总收入达到39.07亿元,其中关于品牌授权方面的营收为13亿元左右,被业内戏称为“卖吊牌一年收入13亿”。
与此同时,公司合作“买商标”的厂商也迅速增加,截至2019年底,合作供应商总数为 1113 家,其中主要合作供应商约 500 家;合作经销商总数为 4513 家,授权店铺 5800 家。
“当别人在卖产品的时候,我们卖品牌,当别人卖品牌的时候,我们卖服务。”张玉祥此前曾这样表态。
可现实却是,“卖吊牌”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南极人付出的代价则是品牌声誉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在黑猫投诉上,有关于南极人“卖假货”、“三无产品”、“质量差”的投诉;近年来,南极人多次被国家市场监督局点名,多款产品在抽查中显示不合格。
比如,7月6日,商标为“南极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婴幼儿内衣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存在绳带不合格的问题,商标授权人为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