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官方新闻

好莱坞明星疯李安好莱坞潜规则让李安粉身碎

发表于:2024-12-20 10:51:32 来源:柚子资讯

撰文 | 台客松

要说漫威史上票房与评价皆惨的电影,由李安执导的《绿巨人(The Hulk)》肯定是其中之一。但正如所有超级英雄都必须经历过从蜕变到重生的历程,这个惨败,反倒孕育了日后华人世界第一位足以与斯皮尔伯格、斯科塞斯等并驾齐驱的世界级名导。

2001 年,以《卧虎藏龙》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李安,终于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这个奖有多难?在他之前的华人名导,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都与奥斯卡失之交臂。而李安,用极东方的元素及美学,征服了西方观众及主流评审的眼。

但他并没有被这个成功冲昏头。李安知道“外语片”毕竟不是好莱坞主流。翻过《卧虎藏龙》这座高山后,他下一个挑战,就是要硬碰硬的去杠美国主流商业片市场。

李安曾说,“电影靠的是一股人气,是一种聚集人气的活动。”人气最旺的战场,当然就是好莱坞商业片,这才是电影之神安排的主战场。

野心勃勃的挑战,结果却差点让李安在电影这行粉身碎骨。

2003 年的《绿巨人》是漫威史上票房与评价最惨的电影之一;图为剧照。

李安回忆拍摄《绿巨人》时,他完全不懂电脑特效,对科幻美学一无所知,但过去的成功让他充满信心:“我的无知在某方面可以为影片带来新义,我的懵懂让我还不知道如何去害怕。我一直想再拍部结合严肃剧情与流行文化的东西,这部分我很拿手,我想尝试更大的挑战。”

他太高估当时的自己。那一年,李安 49 岁。从影以来每一次的跳跃,李安都能够顺利跨过,但这一次,他的心太大,大到无法驾驭。全新的动画技术、好莱坞的商业与制作机制、漫画美学等陌生领域,再度拼掉他半条命,加上年近 50 岁的中年危机、久未碰触的父子情感,所有的情绪都在此刻一次爆发。

电影中主角班纳在童年时因父亲造成心理阴影,形塑他冷淡压抑的个性,后来由于基因变化,引发潜藏的愤怒,迅速变成一个庞然怪兽,当中反映了李安与父亲的关系。

“你们看到的《绿巨人》,80% 都是反映我的性格,”李安坦承。拍《绿巨人》之前,他自认与母亲个性较接近,像父亲的部分少,因为自己行事素来柔软、不喜冲撞,曾评论自己“是个滥好人,深怕得罪人,有礼貌却拖拖拉拉,凡事逆来顺受。”与他共事过的人也总是形容,当拍片遭逢不顺时,他会频生闷气,却不将感受说出口。

然而,就在拍《绿巨人》的过程中,李安才在自己身上发现了父亲的影子。“触及父子间的紧张,还有死亡与创作间的关系,我觉得体内好像有什么东西硬要迸开,让我在电影里面不自觉的用暴力表达出来!”向来温婉的他语气难得激动。

《断背山》是李安导演事业的高峰之一;图为剧照。

情感上濒临溃堤,再加上首次碰到好莱坞的商业与发行机制,让不擅交际的李安彻底崩溃。“拍片后面有很多的社会、人情,水面下 80% 的工作,是我受不了的。”

结果,这部砸下 1.3 亿美元超高制作成本的电影,全球仅卖出 2.4 亿美元票房,扣除行销费与戏院分红,惨赔收场。恶毒的批评接踵而来,甚至被美国影评认为“闷到爆炸的烂片”。

这次的失败,几乎绝了李安的导演之路。《卧虎藏龙》时的病痛还没养好,《绿巨人》又让他遭逢地狱深渊,“我身心俱疲,很想就此收手,”他说。没想到,就在这最沮丧的时候,竟然盼到了父亲对他的肯定。

打从他走上电影这一行以来,父亲向来只劝他打消念头、回学校当老师,但这次却对他说,“你不能放弃,要戴着钢盔继续拍下去!”从影以来第一次得到父亲正面的鼓励,李安顿时觉得有了继续往前走的力气。他到了人烟稀少的美国中西部,拍摄成本仅 1,400 万美元的小品《断背山》。

“我尽量不多想,不动气,每天按部就班,把该拍的拍完,人虽然没什么力气,但还是很投入,”李安坦承,“就是拿这部片来休养生息。”过去他总无所不用其极要把演员的潜能逼发出来,看到他们最精彩的一面,这一次,他却一度因为疲累想停拍,面对演员时甚至想:“干嘛这么压搾人家?”这是他从未有过的念头。

身体的状况,迫使李安不得不放松,没想到,这反而让他找回浑然天成的手感。《断背山》让他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华人世界有史以来第一人。

【欢迎订阅“海上闲话”:我们只负责一面之词】

消防界编辑部

高铁速递期刊

收藏与投资期刊

大众文艺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