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新县养狗基地你知道中国有哪四大狗
今年过年,桌上有一小盘狗肉。家中兄弟姊妹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基本没动。这可是弟弟费心费力搞回来的小众食材,万不能浪费。于是,我便毫不客气地消受了它。
过去,评价一个人,有一句俗语:烂泥巴扶不上墙,狗肉不上席。貌似非常形象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变化,只剩下曾经的感觉,不是现在的状况了。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大约在一万五千年前,人类将灰狼驯服成了狗。与其它五种动物一起,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动物之一。马,通常作为战争的工具,属于军用物资。吃马没有流行开来。另外几种,便是生活中肉类食材的主要来源。
有人说,狗是十二生肖中的一个,不能吃。六种被人驯服的动物,哪一种不在十二生肖中?相比而言,狗的价值可能最低。“挂羊头卖狗肉”,能证明一二。如今羊肉价格依旧坚挺,狗肉的价格却因为量少、因为所谓“爱狗人士”的阻挡而一路高歌。
有文章说,“狗改不了吃屎”,所以狗肉不能吃。这或许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一个由头。其实,狗肉一直是某些地方美味的代表。譬如江苏沛县的鼋汁狗肉。鼋汁狗肉又叫樊哙狗肉,传说是樊哙赖以生存的买卖。卖狗肉的樊哙遇到白吃白喝的泗水亭长刘邦,担心被吃穷只能躲。躲到河对岸做生意。
奇怪的是,有一只大鼋每天驮着刘邦过河吃肉。暴躁的樊哙挥刀杀死了鼋,并将大鼋与狗肉放到一起烹煮。乱搭的结果很美妙,产生了一个两千多年的传奇。沛县狗肉又叫鼋汁狗肉,由此而来。
这个传说有几分真实?不清楚。在司马迁的“鸿门宴”中,樊哙大口吃下一大块生的猪前夹。吃得很香。古人吃猪肉多生食,只有贵族才有机会用“鼎”将肉煮熟了享受。“钟鸣鼎食”,是少数人的权利。樊哙每天煮狗肉去卖,用什么做炊具?
在沛县,都是狗肉的广告。忍不住买了些。介绍说狗肉具有很好的药用效能,冬天吃了不怕冷,夏天吃了不怕热,冬暖夏凉!高血压病人吃了,还能辅助降血压,胜过一切啊!
在中国大地上,有四大狗肉齐名。除了前面介绍的沛县狗肉,还有江西永新狗肉、贵州花江狗肉、广西玉林狗肉,它们被并称为“中国四大狗肉名菜”。
“十月有个小阳春,花江狗肉胜人参”。为了这名儿,出差到贵州时,强拉同伴一起,吃了一顿“花江狗肉”。虽然我不能吃辣,一碗专用蘸料吃花江狗肉,酣畅淋漓。作为回报,陪他们吃了一顿正宗酸汤鱼,且选用了当地最有名的“稻花鱼”。到一个地方品尝当地最特色美味,是人生快事。
相比来说,广西玉林的狗肉,好像更加有名。为了这,不惜驱车几千里去了玉林。不但看到了中国“最土豪”的仿古第一城“玉林云天文化城”,还到玉林最有名的一家狗肉店,大快朵颐了一餐狗肉。
玉林的狗肉做法,与通常的有点区别,干煸后放入像明炉一样的锅中,边吃边加热,吃到快结束时,加进一些米粉。狗肉粉,又一道名吃。
江西永新狗肉没吃过。歪打正着地到江西游玩,走到了景德镇代管的乐平市。这里有一道著名的白切狗肉,意想不到的好吃。这白切狗肉不同于家常的白切肉白斩鸡,而是加了作料烹制。所谓白切,只是没有放酱油上色而已。别一番风味。
说一千道一万,说回家乡。小时候在农村,庄子里家家户户都养狗。家养的狗都是一年生。每到交九进冬,便完成了它们的狗生历程,到五脏庙里念往生经也。留一两条肥厚的腿子腌制,那是过年时餐桌上的另一道风景。
在距离我家仅有五里地的张桥,便有挺有名的狗肉。小时候不知道,知道了已经是另一番光景。下次如有机会去张桥,什么都不买,一定带点狗肉回来尝尝。
记忆中吃了多次狗肉,做法很简单,就是红烧!煸透加水,放点五香八角干辣椒,大火烧滚后换上小火慢炖,一两个小时后,诱人的香味飘满空气中。烧大锅是技术活。这时候需将火压住,用木材的余火闷。待炉膛里火星熄灭,一大锅香浓酥烂的狗肉便搞定了。农村人养狗,是过年时自给自足的特殊食材,不具有商品属特性。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闻到狗肉香,佛爷也跳墙。”“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写到这里,有关狗肉美味的老话都想起来了。下一次吃狗肉,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