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园里养狗好不好东西湖民警张见亮善解菜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通讯员 董宏祥 李黎明
实习生 刘迪一 郑文谨
时令已进入盛夏,炙热的阳光灼烤着大地,太阳不管不顾地朝着天顶升去,阴凉的空间不断被压缩,聚坐在堂屋前拉家常的居民们拖着板凳节节后退。
7月17日11时许,武汉东西湖公安分局东山派出所民警张见亮戴好防晒袖套,带着辅警顶着烈日开始每日的例行上门走访,“张警官,你又冇戴帽子,都晒黑了,要注意防暑哟。”74岁的王婆婆拉着张见亮的手关心道。
民警张见亮与王婆婆聊天
48岁的张见亮是一位军转民警,今年是他在东山街场直社区做社区民警的第5个年头,此前干了八年的刑侦和治安工作。
干刑侦工作时,他不分大案小案,在他眼里都是要案;初入社区工作,他虚心求教资深老辅警,跟着他们学习,很快便得心应手。他践行“枫桥精神”,善解“菜园地”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大案小案都是要案
2014年底,张见亮从长青街派出所调到东山派出所,长青街位于城区较繁华地带,商业区、现代化社区、厂区等一应俱全,治安较为复杂,张见亮在那里从事专职刑侦民警。而东山位于武汉西部,与孝感接壤,相较于长青街,治安等警情要少很多。
“在长青街,日均要出警处理40余起警情,在东山一年才50多起。”来到东山,由于警力有限,警情较少,张见亮同时担任治安民警、刑侦民警,还兼顾处理120警情。
上门检查消防设施
东山地域广阔,以农业种植为主,刑事案件以盗汽油、偷狗、撬门偷盗等案件为主。“在我眼里,没有大案小案之分,只要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都是要案。”张见亮说道。
2016年的一个夏夜,3个外地年轻人趁着月黑天高,将东山街上的几家手机店门撬开,将手机洗劫一空。案发以后,东山派出所高度重视,办案民警张见亮通过视频侦查等手段,发现该团伙逃往临近孝感方向。
然而,侦查到孝感边界时线索却断了,“当时东山治安检查站还未建立,视频监控因此中断了。”张见亮回忆说,他们没有放弃,决定扩大搜索范围,在取得孝感警方协助后,张见亮和同事们加班加点查监控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星期就侦破了案件,将嫌犯抓捕归案,并将已卖掉的赃物悉数追回。
“这起盗窃案并不算重大刑事案件,但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件。”张见亮说,作为东山较为繁华的商业门店区,此案不仅关系到当地营商环境,更是向居民展现东山所有一支令他们安心可靠的公安力量。
东山街辖区有不少鱼塘、农庄、蔬菜大棚,居民们往往会养狗来看家护院。前几年,受利益驱使,偷狗事件频频发生,给居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群众反映激烈。来到东山后,张见亮决心严厉打击偷狗贼的气焰。有一年夏天,派出所连续多天接到群众反映家中的狗被偷了,一时间搞得人心不安,张见亮决定并案侦查。
通过抽丝剥茧,终于发现一辆来自汉川的套牌车有作案嫌疑,不久后的一天,该团伙又来到东西湖作案,张见亮和同事们果断出击,将其抓获。
“虽然一条狗从价值上来说并不高,但这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就必须办好。”张见亮说,能不能解决好偷狗案,关乎着派出所在辖区人民心中的地位和评价。
跟着辅警学社区工作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直是张见亮的行为准则之一。2018年,东山所刑侦力量有所增强,张见亮便转任社区民警,负责场直社区平安建设。场直社区是东山街道的中心地带,有着店铺多、学校多、餐馆多、流动人口多的“四多”特点。
“社区警情大多是邻里纠纷,不像刑侦,案子破了就算了结一件事。”张见亮说,社区工作比较繁琐,很多居民纠纷往往是一些小事引起,矛盾可能会持续多年。
初到社区,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张见亮一时间有些不太适应,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他便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居民有什么需要帮助。不过,居民们并不愿意理睬这个不太熟悉的民警,但对于辅警又格外热情。
张见亮一分析,原来他带的辅警都是本地人,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居民们都是老相识,肯定会卖面子,于是,他便“拜师”辅警,向他们学习如何开展社区工作。
老辅警梁少兵有14年的社区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张见亮刚接手社区时,一有闲暇时间,便拉着他去认识居民朋友,“一回生,二回熟。”张见亮说,那段时间,他每天跟着辅警学,了解东山风土民情,消防检查怎么开展、一标三实如何采集、警务通录入信息要点等,每一件事都跟着做跟着学。
“他悟性很快,很多东西一看就会。”辅警宋磊说,张见亮闲不下来,一有时间就到居民家中拉家常,“不夸张地说,场直社区99%的居民都认识他,还有1%是不定期的流动人口。”
今年4月份,辖区一居民被一辆电动车撞伤住院,针对赔偿金额,双方协商未果,准备对簿公堂,张见亮知道后,便多次上门做肇事方的工作,眼见工作做不通,张见亮便把同村的一位老村支书叫上,这才慢慢地了解到肇事方还是想赔钱了事,于是,张见亮又找伤者做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前后调解花了近一个月。
“我们践行枫桥精神,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湾。”张见亮说,类似这样的纠纷还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都是小事引起的纠纷,只要解开双方心结,事情就可以解决。
“张见亮解决问题老道,早就出师了。”辅警梁少兵打趣说。“学无止境,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学习。”张见亮谦虚地说道。
善解居民“菜园地”矛盾
“曾明(化名)手机掉了——找到了”“陈家冲集装箱厂纠纷——调解了”。每天下班前,张见亮都有一个习惯,将一天中发生的事都记录下来,解决和未解决的都会标注上。从2018年到如今,有厚厚的8本工作日记。
没有调解好的,他就利用周末或者下班休息时间去调解。“事情没解决,睡不好觉。”张见亮说,“每一件事,每一件矛盾纠纷,到我这里为止。”
提醒商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近年来,随着东山经济发展,鱼塘、农庄、果园多了起来,村民们的地开始值钱了,很多到城里买房的村民纷纷想回到村里发展,翻新老房子,以前没人种的地或者公共用地被圈了起来,做房前屋后的菜园地,邻里之间为了争一块小菜地而起了矛盾冲突。
张见亮便联合司法所、社区干部等一起去做居民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决了不少“菜园地”矛盾,“就是几平方的菜园地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影响邻里和谐。”张见亮说道。
在社区工作5年来,居民们对张见亮的评价很高,一大早走在街上,卖早点的师傅总会邀请他到店里过早,“张警官,总是在街上转,我们安全感十足。”杂货店的王婆婆说道。
“自己是从部队出来的,对群众有感情,打心底想帮助他们。”张见亮告诉记者,他已经深深喜欢上社区工作,因为与老百姓走得更近,“没有为老百姓办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事我都问心无愧。”张见亮还有一件很骄傲的事,从警以来,没有收到一起老百姓的投诉。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