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华林养狗怎么样从4百涨到2万隐居姑娘
“太乙近天都,青霭入看无。”
南山悠悠,远望可见云峰高耸,连绵不绝,近看山中,云气与归路连成一片,似有若无。
从古至今,终南山这样的仙山宝地,不知吸引了多少避世隐居之人。
这里风景绝佳,绵延千里,既是道家修仙的发源地,也曾诞生过无数神话传说与典故。
从助周伐纣的姜子牙,到借山而居的张二冬,终南山当之无愧的为那些渴望远离尘嚣,追求遗世独立的人们提供了一片绝佳的栖息之所。
至于能不能修仙,也许连隐居的人自己也搞不清楚,但是,对于自古传颂的那些缥缈的隐士生活,总也能时时勾起很多人的向往——
“居于山野丛林,与鸟而歌,与风而舞,每天写诗画画,喂鸡养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听上去,是那么美好。而今天所要谈的这位姑娘,也确实这么做了。
山中隐居望眼可知,我们现代的社会,都市发达,高楼林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繁忙的工作和强大的社会压力也极大的消耗了人们的精力。
我们每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纠缠于往来不断的社会关系,在重复又乏味的生活里日复一日,被快节奏的各项指标压得透不过气。
别的不说,光看看那些热搜,无论是“加班加薪”还是“放假调休”,都成了当代年轻人最为热衷的话题。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田园梦,都渴望过“自由洒脱,诗一般的生活”。
渴望自由的人并不少,虽然各人有各人的困境,但不管是出于逃避,还是出于追求,“隐居生活”始终都是人类自主求生的一个选项。
据统计,现今的终南山上,实时的“隐士”其实多达上万人。
他们或者看破了红尘,或者只是热爱自然,或者是在追求短暂的修行,或者真的立下了志愿,老死不再与人见面。
无论如何,这里作为我国最有名的“隐士之山”,四季景色都十分宜人,山中曲径通幽,寻得一个僻静之处,往往可以真正做到不为尘世所扰。
当然,这里也收容了一大批想要隐居的当代年轻人,而小楠,就是其中的一个。
遗世网红早些年,小楠遭遇了职场上的各种不顺,以及自己男朋友的感情背叛,身心俱疲之下,她决定对原本按部就班的人生规划说再见,毅然决然甩脱一切,去远方的大山之中隐居残生。
在她的所知和想象里,终南山到处都是云雾缭绕,简直是仙境一般:清晨醒来,呼吸都是草木清香,走出木屋,满眼皆为草长莺飞,山清水秀,桃红柳绿,大自然的绿色加上淡淡的雾气,这是何等的神仙日子。
“俗世已无可恋,不如修道成仙。”
带着如此的想法,小楠带了全部的家资和积蓄,不顾父母亲朋的反对,只身来到了陕西西安的长安区。
前两年,她过得还算舒服,在山上租了一个乡下的民居,远离了城市,也宁静了内心,周围都是一些破旧到几乎已经无人居住的茅屋,租金也只要区区的四百元人民币。
虽然简陋,却带着几分傲立于尘世之外的淡然。这里有水有电,吃穿不愁,步行几里路,村口街道的市场就有物资可以购买,周围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志趣相投的“邻居”,崭新的生活模式下,小楠兴奋无比。
在网络便利的当下,她甚至可以一边“修仙”,一边自拍,记录下大自然的点点滴滴,再一口气把这些“隐士生活”全部发送到社交平台。
很快,“修仙日记”全被她做成了小视频,发布到了网上,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和感叹。许多网友认为她做了很多人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勇气可嘉,同时,也有更多网友对她的崭新人生产生了兴趣,保持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修仙网红”就因此诞生了。
小楠在享受山川林木的灵籁与安逸之余,常常盛装打扮,身着汉服,怀抱长琴,一幅幅美美的画面换来了一声声来自网络的赞叹。
仿佛她真的已经凌驾于人世,得道升仙了一般——这里有山有水有网络,少了几分喧嚣,却多了不少“知己”,如果一切允许,她可能真会这样过完余生。
花钱修仙然而,时间久了,隐居生活的清苦也就表现了出来。
山中茅屋是没有取暖设备的,海拔越高自然温度越低,“如何不被冻死”成了小楠第一年面临的生存难题。
“生火取暖”毕竟是不现实的,随着北风越刮越大,无奈之下,手无砍柴之力的小楠,只好咬着牙背了很多被子和厚衣服上来,从早到晚缩在屋子的角落,“感动人生”变成了“不敢动人生”。
另外,山上是没有餐馆的,饿了也点不了外卖。每天要走很远买来的蔬果,放不了多久就腐坏了。
至于种地种菜,说的容易,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每天早晨,小楠都要翻地浇水除草,累的腰也弯了,手也抖了,闲情逸致也全都烟消云散。真的独立生活,才能明白,何为“粒粒皆辛苦”,何为“但求功名与利禄”。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随着各方媒体的宣传,整座终南山已经“隐居成风”,数以万计类似小楠的“修仙者”们慕名来投,而大部分都只是为了赚钱作秀,都是假的隐士。
这些莫名其妙的“隐者们”,在这座古老的圣山内引起了一股股不正之风,喧哗吵闹倒也罢了,他们带着钱来山中“度假”,迅速哄抬了本地的物价,周围的房租也水涨船高,短短几年,一个小小的房舍租金便翻了又翻,从几百块直接上升到了好几万。
据周围居民所述,现在山上住的全是外地来的“隐居人士”,登记和没登记的加起来不少于5万人。
租金猛涨,一房难求,住不起茅草屋的本地三千道士都只得被逼还俗,至于小楠,房东更是干脆,直接说道:“没钱,就别来这里装模作样的修仙。”
她和房东苦苦哀求了几次,可是,市侩就在眼前,世俗的房东一分钱也不让步,最终,她无力负担,只得乖乖下山,回到久违的城市继续找工作,赚钱。
“原来,诗和远方都是假的,终究还是靠钱!”隐居姑娘兴味索然的看破了“修仙”,又因空虚,再次返回了山外喧嚣的俗世之中。
结语“有边界的,皆是牢狱。”
从古至今,退隐而居的人比比皆是,然而,也只有很少人能够达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境界。
“动物应该生活在大自然,还是应该生活在动物园?”本身就是一个微妙的问题。
似乎大自然更值得向往,但是,当我们相信兔子热爱草地,小鸟热爱天空,人类热爱自由的时候,我们却快乐的为自己盖起坚固的楼房,叫外卖来吃,排队去医院看病,开汽车免得走断腿...
事实是,我们就生活在“动物园”。而所谓远方,也只是现代人精神上的“避难所”。
真的去了远方,可能结果也只会是再一次的逃离。
生活本来辛苦,“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心灵上的自由,才称得上是人类永恒的“修仙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