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二村里养狗的人西游记中神仙妖怪都住山
(1)
据统计,《西游记》里出现的妖魔洞府总共由23处,造成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障碍的山洞共计19处,与之相关的回目占据了全书中的一半。而且妖精们居住的环境极美,比如红孩儿的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但见回銮古道幽还静,风月也听玄鹤弄。白云透出满川光,流水过桥仙意兴。猿啸鸟啼花木奇,藤萝石蹬芝兰胜。苍摇崖壑散烟霞,翠染松篁招彩凤。远列巅峰似插屏,山朝涧绕真仙洞。昆仑地脉发来龙,有分有缘方受用。将近行到门前,见有一座石碣,上镌八个大字,乃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如果我们比对菩提老祖的住处: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牌,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不难看到,红孩儿在选择洞府方面,和菩提老祖也是有一拼的,如果我们再拆分一下前述的诗文,其实在描写环境的笔法上,这两处地方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事实上在《西游记》里,除了上面两处,诸如观音、镇元子、如来、玉面公主(狐狸精)、黄眉怪、赛太岁、蜘蛛精、金毛狮王,他们洞府的诗文也是美轮美奂。按常理说,小说家对仙境的描述总是要比妖怪住的地方要好的,但似乎《西游记》的作者并没有这么想。
那么,为什么在《西游记》里,神仙妖怪都喜欢住山洞呢?
(2)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反复出现于文学作品中的意向,其实是我们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这种洞穴仙境频繁出现在小说中,其实就是古代原始思维和原始社会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所以在流传在今天的文学作品里,先秦就已经有许多洞穴题材的描写了。比如著名的王母娘娘,在《山海经》中说她“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王母的早期形象
看起来,西王母最早也是人兽合体的图腾形象,当然,西王母也是住在山洞里的。而在西汉刘向编著的《列仙传》中的《邗子》一篇中,第一次讲述了一个人进入洞里巧遇神仙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
蜀国有一个叫邗子的蜀国人喜欢养狗,一次狗走入山洞,邗子也跟了进去。经过十几天,走过几百里路,才走出山洞,到达山顶。上面有楼台宫殿,苍翠的松树茂密葱茏,仙吏侍卫非常威严。邗子看见他从前的妻子主管洗鱼,她交给邗子一函符和药物,就让他回去交给成都令乔君。乔君打开符,里面有鱼卵,放在池中,养了一年,都长成龙的形状。邗子又把符送回山上,看到狗的颜色变红了,有锦色山鸡经常跟随着他。邗子山上山下往来一百多年,后来就留在了山上,但有时还下山来庇护同宗族的人。蜀郡人给他在山洞口修建祠堂,经常能听见击鼓吹乐传呼声。西南地区数千里,人们都供奉祭祀他。邗子寻找小狗,莽撞进入神仙洞穴。馆阁楼台高大壮美,青翠松树成行成列。传送符仙药,在人神之间往来联结。最终栖隐神山,名声昭彰响彻。
当然,进入山洞发生奇遇的故事我们小学初中时候的一篇语文课文也讲过,就是《桃花源记》,讲的一个武陵人打鱼无意间穿过一个山洞,遇到了一处高人隐居的地方,武陵人在当地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后来不知所踪。
可以说,洞穴里发生奇遇的故事从秦汉乃至唐宋以降,都是极好的故事主题,在这背后,又有怎样的玄机?
三、桃花坞里桃花庵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这里的“玄牝”是指母马的生殖器。整句话的意思大概是“道”生于玄牝,也就是女性的生殖系统,那里蕴藏万物,连绵不绝,这才是天地的根本。
其实对老子来说,他还没有摆脱对女性生殖崇拜的影响。在原始社会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世界繁衍的变化,自然无法理解生命的诞生。比如在哈尼族的神话中就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
洪荒时代有个少女和寡妇被春风吹拂后怀孕,胸以上的部分产生了飞禽,腿下部分变成了走兽,而从生殖器中生下来的才是人。
所以黑格尔说“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所以洞穴作为人类初期繁衍升值生存的地方,与女性孕育生命的子宫多少有点相似,自然会让人类对“洞穴”容易产生崇拜。
所以在今天我们还能在许多地方看到这样的场景:
比如在四川盐源县前有一个“打儿洞”,是在一所崖石上的一个洞,不育的妇女向洞中求子,投进去就能生,投不进就接着不育。
四川凉山喜德县的“摸儿洞”则是在一个洞中放石头和沙子,妇女在烧香磕头之外,还用手去摸砂石。摸出来是石头就生儿子;摸出来沙子则剩女孩。
这些洞穴求子的说法正是把洞口看做能够生育的门户,自然能获得更多崇拜。者或许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西游记》作者眼里,神仙妖怪都会找一个山洞作为自己的洞府,甚至将自己的洞府修葺的十分华丽。这或许正作者们对于洞穴中无限神秘的一种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