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经济数据

田桥电器维修帮到心坎里扶到根子上

发表于:2024-07-31 18:11:26 来源:柚子资讯

从山东巨野县下了日东高速,往西南行驶,便进入一条乡间公路。

这条路,直通巨野县田桥镇王楼村。这个绿树掩映的乡村,虽然土地肥沃,民风纯朴,却是一个省定贫困村,716户居民中就有贫困户93户。

这条路,直通菏泽供电公司。2017年5月,他们派出“第一书记”秦传勇来到王楼村,他坚持输血与造血、生态与发展齐步走,打造了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光伏援建、特色产业、扶贫车间等一系列亮点,成为“帮到心坎里、扶到根子上”的典型。

如今的王楼村,处处是风景,家家乐无忧,已成为巨野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人要脸,树要皮。老秦这个党员积分挂牌法真管用。”

扶贫重在扶志,扶志关键在支部。到王楼村没几天,秦传勇就听说村支部书记王小军写了辞职信,要到北京全心经营自己的公司。

村支书都想“跑路”,这贫还咋扶?秦传勇经过走访群众了解到,王小军在村里办事公道,群众威信高,又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这样的人不能走。于是,他与王小军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这方土地生了咱、养了咱,群众又信赖你,咋能一拍屁股就走呢?乡亲们不富,你富得流油又有啥意思?面对秦传勇的一个个问号,王小军沉默了半天,最后重重地甩出三个字:不走了!并决定让儿子打理北京的公司。

在村支部换届选举中,王小军全票当选。走马上任的第二天,他就拿出1.5万元用于村里的公用事业。

有了带头人,还要建一个好班子。秦传勇探索了以“党建扶贫理思路、政企联动建班子、党员互动结对子、互帮互学转作风”的党建新路,帮助村党支部规范了会议制度、议事范围,制定了作风建设十不准,使支部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促成当地的田桥供电所党支部与王楼村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开展支部共建“1+1”活动,通过讲党课、党员结对互动、举办致富大讲堂等,开阔了村里党员的眼界。

面子上的事,群众最敏感。王楼村有50名党员,秦传勇在村党支部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建起“共产党员红、黄荣誉牌制度”,制定了积分项评价标准,通过公开评比,选出模范党员。在“模范党员户”挂牌时,他组织村里的秧歌队,敲锣打鼓一户一户地挂,让模范党员很有面子,十分风光,荣誉感大增。他还规定,这个牌子一年一挂,下一年积分不高,还要摘牌。对此,一位党员说:“人要脸,树要皮。老秦这个党员积分挂牌法真管用,就是说儿女亲家,在乡里乡外也受打听。”

“老秦是个为群众跑事的人,跑不成他心里不实落。”

走进王楼村,映入眼帘的是路两边长着密匝匝的葡萄、金黄的向日葵等特色种植园,还有数十个蒙古包农家乐、游泳池、跑马场、斗羊场等,吸引了众多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王小军说这个乡村采摘旅游项目,是秦传勇一手策划的。

秦传勇认为,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产业兴旺,才能拔掉穷根。他着力帮助村民发展绿色产业,让扶贫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老秦是个为群众跑事的人,跑不成他心里不实落。”王小军说,“老秦发现我们村土地连片,树木成林,有天然的好风光,且离县城只有20分钟的路程,周边有好几个上千人的大企业,适合发展绿色产业。在他的动员下,我从北京的公司抽回400万元,流转村民土地100多亩,投资兴建了集特色餐饮、乡村采摘、旅游于一体的蒙古大营餐饮有限公司。事实证明,产业是一棵摇钱树,有了它,乡亲们就有吃不完的果子、花不完的钱。现在不仅我个人发了财,还带动了乡亲们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王楼村的乡村游项目吸纳贫困家庭40余人就业,每人年收入达2.4万元。流转土地的村民,在每亩得到1000多元流转金外,还能到村办项目打工增加收入。在王小军的带动下,村里流转的土地达500多亩,发展特色种植,扩大了乡村游的规模。

为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秦传勇帮助村里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主要从事服装加工、成品包装等,年营业额达400万元,吸纳40名留守妇女就业,其中贫困户18人,每月增加收入2000元。

有了产品,还得有销路。秦传勇又想方设法为扶贫车间联系订单,扩大服装生产规模,拓宽业务渠道,与4家服装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服装加工从单一的T恤、背心等小件发展到棉袄、棉裤、冲锋衣等,服装加工工艺也从半成品升级到成品出库。

产业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电能。在菏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秦传勇争取资金178.63万元,为王楼村新增配变3台,架设10千伏线路1.77公里、0.4千伏线路5.86公里,户均容量由1.39千伏安提升至2.23千伏安。

电网改造后,村里新上小微企业25家,年均增收53万元,吸引6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就业。接着,他又争取投资新建5台灌溉专用变压器,使69眼机井全部通上电,3321亩农田实现了电灌化,年节约浇地成本22万元。此外,秦传勇还为王楼村争取120万元建设光伏电站,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老秦是个为了人好、见得人好,能助人好的好人。”

在王楼村,扶贫联络员王秉钢整天与秦传勇一起想脱贫的事、干扶贫的活,对秦传勇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对笔者说:“老秦是个为了人好、见得人好,能助人好的好人。”

村民王福友双腿残疾20多年,生活上全靠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家里虽有政府资助,但生活还是过得非常艰辛,让王福友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多次说活着没啥意思。秦传勇得知他的情况后,给他申请了危房改造。在随后的聊天中,发现他自学过电子技术,能看懂电路图,时常给乡亲们修理电器,便鼓励他说:人活着得像一锅热馒头,活得热气腾腾。秦传勇给他买来焊接工具,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手把手教给他印刷电路板的焊接技术,并联系了一家科技公司,定期接一些加工活,让他在家里焊接印刷电路板。现在王福友每天能焊接10块左右的板子,每月收入2000多元,从此点燃了王福友对生活的希望。说起秦传勇,王福友的老母亲都会这样说:“俺儿遇到好人了!”

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在秦传勇眼里都是大事。得知有19户贫困户没有安装自来水,存在着饮水安全问题,他就掏出4000元钱为他们安装了自来水。去年一次下大雨,他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把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转移到安置房。雨后又统计受损情况,联系保险公司理赔并向政府报备,协助改造危房16户。

“把孩子培养好,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秦传勇发现,王楼村周边村庄幼儿园教学资源有限,存在学校条件差、学生上学难、教学水平低等问题,便在支部会上提出新建高水平幼儿园的想法。后来,村支部和村民一致决定,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一所幼儿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程顺利启动,并于2017年9月开始招生。建设过程中,秦传勇联系巨野县供电公司专业人员,完善学校配套电网建设,安装12台空调。目前,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彩虹幼儿园有教室18间,配备优秀教师16名,教学条件优越,可容纳400余名学生。

“老秦不单单抓扶贫,还与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一块抓,抓出了一个美丽新王楼。”

7月中旬,在王楼村“彩虹”文化广场上,山东梆子非遗传承人谷女士携20多名弟子举行了“传承民族文化,共建美丽王楼”消夏晚会,吸引了四邻八村的村民前来观看,大扬了“美丽王楼”“幸福王楼”的名气。

这个消夏晚会,是秦传勇一手策划的,不仅增大了王楼的影响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游。这也是他策划的目的。

“老秦不单单抓扶贫,还与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一块抓,抓出了一个美丽新王楼。”王楼村妇女专责吕蕊说。秦传勇多方筹集资金5万余元,建设了“彩虹”大街,种植绿化树木2000多棵;筹集资金40余万元,硬化了入村道路;填坑塘1500平方米,建设了高标准的“彩虹”文化广场,安装了文体器械;在村里成立秧歌队、广场舞队、交谊舞队等文化队,一到晚上,村民载歌载舞,快乐无比。特别是一到节假日,文化广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秦传勇结合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和村里实际情况,实施了“三个一工程”,就是一户一个花园,一户一个有机肥沤制池,一户一个下水道出口。现在,家家户户门口有花园,沤制的有机肥能养花种地,污水也不放任自流了,乡亲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

“现在村里的路变宽了,特色种植成规模了,来的人多了,乡村游也火了,太多的变化让乡亲们心里美滋滋的。”吕蕊说。

海外医疗中介机构排名

赴美就医签证的申请流程是什么

国外医疗中介机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