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美家装修公司地址果小美出事了记者北
近日,有传言称无人货架果小美新一轮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降薪裁员、仓库被封。对此,果小美官方回复称消息不实,并发布了一份最新数据,以证明果小美现在状况正常。不过27日网上又曝出一张果小美办公室及设备等资产处理的清算名单。
成都商报记者兵分两路探访果小美在北京和成都的运营情况,发现目前北京共有41位销售人员在岗,管理人员集中在新落地的运营中心。果小美在成都写字楼内的无人货架近期仍在正常补货,公司总部照常运转。
果小美CMO胡冠中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果小美将在货架领域里继续前行,探索从“自营重模式”到“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模式”的转变,并开始发力云端电商业务。他表示,“无人货架野蛮生长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即将开始。”
◆ 北京、成都果小美照常运转
4月27日上午10时40分,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了北京市中关村南路甲1号ECO中科爱克大厦,成都果小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的办公室就位于8楼801室。
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路甲1号ECO中科爱克大厦的果小美办公室
走出电梯后,成都商报记者发现过道异常安静,果小美办公室大门紧闭,办公室里黢黑一片,能隐约看到“果小美”三个字,正对大门的墙上写着“梦想从这里起航”。记者等待了约10分钟仍未见到相关人员,该层楼另一家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昨天果小美还有人上班,今天没见人来”,“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没人”。
北京ECO中科爱克大厦底层公司导览
大厦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果小美)工作人员挺多的,现在没有以前多了”。“据我了解他们离的比较多,有离开的员工告诉我,他们销售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就走了。”
11时40分左右,记者返回果小美办公室,发现办公室亮起了灯,只见到一位工作人员。据他介绍,“中科爱克8楼整层之前都是果小美的,因为有新办公室要落地,对面的办公室在去年年底就转出去了”,“品牌部、运营部的工作人员都在新办公室那边,这边全是销售,当前在岗的销售约有41人”。对于“为什么办公室今天上午没人?”他并未做出答复。
据了解,2018年果小美在北京市的浦项中心新落地了运行总部。当记者问及果小美融资一事时,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是假的,我们只是在转型而已,业务要从线下转到云端”。
成都中海国际广场,果小美成都总部
同日下午2时,成都商报记者来到成都中海国际广场,果小美成都总部就位于F座10层。记者注意到,当天有不少果小美工作人员前来总部,称是收到通知来开会。
果小美成都总部工作人员仍在正常上班
记者在10层果小美总部看到,前台、技术开发、运营维护等部门工作人员仍在正常上班,并没有看到打包清退等动作。两位安保人员一直在楼层内巡视,记者刚做出拍照动作就被安保人员阻止。由于近两天果小美正处在风口浪尖,工作人员十分谨慎,对于公司融资、裁员等问题均保持缄默,记者表明身份后,工作人员希望记者联系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有统一答复。
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写字楼内的果小美无人货架
在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这里写字楼内的果小美无人货架与货柜上货品保持着较为齐全的状态。某创业空间职员告诉记者,近期果小美仍然在正常补货,不过“无人水果超市从进入办公室以来,一直都是空的”。
◆ 巨头入局收割,无人货架转型成智能货柜
无人货架在2017年下半年突然间成了最炙手可热的风口。几乎全面布点在大公司、写字楼等地,开放货架、全面无人,高度依赖场景和人性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更加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线下场景,蕴藏极具价值的线下流量,创业者、巨头和资本对此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统计,半年内超过50家创业公司涌入这个风口,融资额近50亿人民币。
然而2018年1月开始不断有噩耗传来,猩便利的全线收缩、传出资金链断裂传闻,行业老玩家领蛙被便利蜂并购,七只考拉裁员九成、仅留仓储部门……雪上加霜的是巨头玩家均已入局无人货架。阿里联合美的集团推出“小卖柜”,猎豹移动通过旗下“豹便利”布局无人货架,腾讯系每日优鲜便利购宣布拆分独立运营,顺丰推出自己的无人货架项目“丰e足食”,蚂蚁金服入股猩便利,苏宁版无人货架——苏宁小店Biu也崭露头角。
半年时间,无人货架的风口来得也快去得也快。人性与货损让无人货架企业开始把故事讲成智能货柜。
有媒体报道称,便利蜂已经宣布转型智能货柜,果小美、猩便利、每日优鲜等都在准备布局智能货柜。便利蜂曾解释说,智能货柜能够有效解决无人货架的货损痛点,实践中能够减少90%以上的货损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于通电、在线的特性,运营方能实时掌握每个点位的库存信息,补货会更加精准、及时,也因此有条件推出高单价、短保商品满足用户需求。猩便利公关也表示考虑到有些点位存在货损高的情况,会以智能货柜部分替代货架。
但货柜高昂的成本让不少人心存疑虑。友盒创始人陈惠鲁表示,“如果仅考虑控制几个点的货损,更替数千甚至数万元的机器,这个账是不划算的。智能货柜可以作为个别点位的补充,但无法全面替代开放式货架。”
在一些人看来智能货柜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风口,但也有人认为,无人货架企业去做智能货柜,只是在讲另一个故事而已。苏宁小店项目负责人鲍俊伟认为,核心还是基础运营能力的问题,包括供应链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与设备没什么关系。
成都商报记者对话果小美CMO胡冠中:无人货架下半场开启
果小美由前阿里聚划算负责人阎利珉于2017年6月在成都创办,创办之初,就获得了IDG数千万人民币投资;去年8月底,果小美获得蓝驰创投和IDG领投峰瑞资本跟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去年9月底,与干嘉伟创办的办公室无人货架番茄便利合并;去年11月初,又获得7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去年12月,又获得5000万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式祥峰资本,跟投方是IDG,成都德商,东方弘道,蓝驰创投,沂景投资。至此,成立不到半年时间,果小美总共获得5亿人民币的投资。C轮结束后,果小美创始人闫利珉计划,未来将再获得50亿投资,在成都建设全国总部基地和销售网络基地。
针对此次“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的传言,果小美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体系调整是取决于公司战略和业务策略变化,这次变化更多是配合业务板块调整的人员需求,这些都是正常的公司经营决策。
据36氪报道,果小美新一轮融资原定于4月中旬公布,领投方为阿里,但因故本次融资的步伐不得不放缓,不过果小美的资金链并未断裂,账上还有超过一亿资金。果小美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果小美服务企业超8万家,业务覆盖全国59个城市,货架终端数量近10万,日均交易额已超百万元。这些都显示果小美在业务层面没有致命问题。
果小美CMO胡冠中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坚定看好办公室零售场景,将探索由“自营的重模式”升级为“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模式”,并开始发力基于办公室场景的云端电商业务。他介绍说,果小美的电商业务,是以办公室零售场景为核心的熟人拼团电商,通过4个月的小规模测试,已经验证了办公室拼团的可行性,“目前主要的流量还是来自货架用户,可见将线下用户导流到线上的思路是可行的。”
对于无人货架的行业变化,胡冠中认为,“无人货架野蛮生长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即将开始。”他指出,在上半场,各家大体相似,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混乱,难以盈利。“这个时候抢占市场是第一优先,‘快字当头’。”而到了下半场,“各家无人货架将根据战略走上自己的道路,打法与生态圈各不相同。而道路与团队基因密切相关,最擅长什么就往那个方向走。”
对于无人货架的前景,胡冠中觉得,“无人货架场景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本身只是一个起点,线下再怎么做也就几百亿,一旦涉及线上就不得了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吴丹若 费成鸿
编辑 敬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