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小窍门手工做个小小农场主在家DIY引
想了解儿童艺术科学启蒙,请关注我,HandyKid。我们会介绍孩子喜欢的趣味科学小实验、创意手工教程等,和你一起给孩子更优质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成长在幸福的时代,可是在自然中度过童年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电子产品和玩具中成长的。特别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是否知道餐桌上的蔬果是怎么种出来的呢?不同蔬菜、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是否认识食物本来的样子呢?
我们先来做个趣味认知小游戏。
有人知道下面这个是什么叶子吗?
这是红薯的叶子!没想到我们常吃红薯叶子原来长这样吧,红薯藤也可以吃哦!你猜对了吗?
现在爸爸妈妈们也开始注重让孩子多走进大自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寻找一片自然之地,让孩子去体验田园生活。或者在家里“开辟”一块农田,亲手种一些小豌豆、小生菜,让孩子认识蔬菜本来的样子,去观察他们从发芽→开花→结果→收货的奇妙过程。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对植物只需要正常浇灌就可以了,但是在干旱地区或者极端的沙漠地区,直接灌溉水分可能瞬间就蒸发啦。
要如何解决这样的困难呢?
以色列(60%土地为沙漠)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发明了“滴灌技术”,成为令人惊艳的“沙漠奇迹”。
今天憨弟带大家一起DIY这门在沙漠中诞生的灌溉技术——滴灌, 教你如何“引水入田”。
带着孩子跟我们开启滴灌的体验吧!
收到《STEAM动手探索系列》书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工程分册50页。
我们的探索开启啦!
引水入田 准备材料:飞机盒(或者底部面积稍大的纸盒)、水、盆栽土、小铲子、pvc塑料管2米、2个塑料瓶、尺、防水胶带、铁钉、剪刀、保鲜膜、图钉、园艺手套、豌豆种子、垃圾袋。
HandyKid实验材料包里为宝宝们准备了pvc塑料管(剪取2米就可以了哦)、图钉、铁钉、胶带、豌豆种子,可以找出来使用噢!
家里找不到纸盒,我们的包装盒也可以派上用场了噢!
滴灌系统1、将纸盒的四个侧面的高度剪至5厘米,然后在纸盒底部垫一层垃圾袋,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湿。
2、宝宝们带上手套,把盆栽土装入纸盒内,大概装到纸盒侧面一半高度就可以啦。
3、请爸爸妈妈来帮忙,用铁钉在塑料瓶1上钻一个小孔,使PVC塑料管可以穿过就可以啦。将PVC软管一端插入小孔并用胶带贴好固定。
4、在纸盒的一个角边和对角分别钻一个小孔,小孔要比土壤高出0.5厘米。将PVC软管的另一端穿过小孔,并在土壤上面来回弯曲摆放,直到纸箱对角位置从小孔穿出去。
如果PVC软管没有贴在土壤上面,可以用一些小石头轻轻压着。
5、将容器2放在比纸盒稍低的位置,然后将PVC软管的末端插入瓶口中。
6、在容器1中灌满水,观察水会通过塑料管流入纸盒中的软管里面。如果发现水不流动或者流速太慢,可以提高下容器1的摆放高度。
7、用图钉在纸盒内的PVC软管上每隔5厘米扎一个小洞洞,这样水就可以慢慢滴出来渗透到土壤里面。
8、沿着纸盒内PVC软管的走向,在小洞洞的附近撒一些豌豆种子,然后用保鲜膜将纸盒封好。
我们的滴灌系统就搭建好了,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啦!
一般豌豆种子在24-48小时内会发芽。等待过程中,如果发现土壤比较干了,就可以向容器1加水,但是不要过量浇水哦,不然小豌豆要被“淹死”啦。
灌溉,就是人工把水引向土地。人类使用灌溉系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特别是在干旱地区,灌溉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灌溉的主要方法有:漫灌、喷灌、滴灌、渗灌。
滴灌,是将灌溉水用埋在土中的塑料管线,直接输送到植株的根系土壤附近。很多时候滴灌还配合着地膜的使用,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无效的蒸发和灌溉水的浪费。
古时灌溉在公元前6000年的古埃及和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的伊拉克和伊朗地区),已经出现了灌溉。
古埃及有尼罗河,米索不达米亚平原有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洪水每年7-12月份都会泛滥淹没两岸的土地,人们把水引入田地两三个月,在种植季节合适的时间再把河水引回河中以便收获。
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美尼斯法老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他以及他的继任者建造了水坝和灌溉渠/运河(其中有一条运河长达20公里)。
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都称为世界遗产。中国灌溉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四川省岷江上兴建了都江堰自流引水灌溉工程,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我国已有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别是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安徽寿县芍陂、浙江宁波它山堰、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古人卓绝的智慧。
HandyKid亲子STEAM探索挑战营正在招募中,快带娃免费加入啦。
本期挑战营将在@HandyKid 分享项目教程,并在打卡圈进行免费答疑和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