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天气世界杯巴西3000个城市近日发布
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援引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尽管南半球还有一个月才入夏,但巴西本月屡屡创下高温纪录。由于本季度第一场大热浪的到来,巴西数百个城市上周处于最高级别的高温预警状态。
据报道,巴西近3000个城市近日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许多地区的气温打破了纪录。里约热内卢市政府表示,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12日的气温为42.5℃,创下11月份的最高纪录,而14日由于湿度较大,体感温度高达58.5℃,创下2014年以来的气温最高纪录,将有超过一亿人受到影响。好在本周已经恢复到了33℃以内。
11月14日,一名男子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依帕内玛海滩上冲凉(图源:新华社)
据国家气象研究所称,巴西大多数州都面临着高温天气所带来的威胁。国家气象研究所向巴西中西部、东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发布红色警报,警告称“发生重大损害和事故的可能性很大,(高温天气)会对人身安全甚至生命造成威胁”。
有分析称,巴西反常的高温天气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在巴西,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北部干旱和南部强降雨的重要原因。
南美洲热浪从冬季就开始了
据光明网今年8月10日报道:8月份正值南半球冬半年,南美地区却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
据《纽约时报》报道,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8月1日打破了81年来的最高冬季日气温纪录,当日最高气温达30℃,而往年最高气温通常在15℃左右。
此外,智利、巴拉圭、阿根廷等地均出现了冬季罕见高温。
8月4日,行人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街头用手遮阳 图/新华社
是何原因造成正处冬季的南半球出现异常高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宁芳解释道,此次高温过程前,南太平洋西风带的低压槽发展,使得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径向度加强。同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发展并西移至南美洲大陆,与南大西洋的赤道高压南部的偏东气流相互叠加作用,造成南美洲中部高压强度显著增强,且位置移动缓慢。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都在热高压的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产生绝热增温作用,且天气晴好,白天太阳辐射强,也形成了明显的增温效应。
周宁芳介绍,南美洲相同纬度的极端高温过程以往多出现在8月下旬,在7月底至8月初这个时段出现这么强的高温过程还是比较少见的。
南半球高温敲响气候变化警钟
看看新闻视频截图
事实上,类似于南半球的极端高温天气,也曾出现于2021年夏季的北半球。过去一年,全球多地极端天气频发。美国加州东南部死亡谷国家公园气温一度达到81℃;欧洲中西部多国暴雨肆虐,引发严重洪灾;美国加州、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俄罗斯西伯利亚与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等出现大范围火灾……
“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已趋于常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全球气候系统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
巢清尘分析,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一些复合型极端事件也不断增多,如热浪和干旱同时或连续发生;野外火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沿海和河口地区的洪涝、台风(飓风)、风暴潮等频发。各种“灰犀牛”事件提醒人们,气候变化危机已在眼前,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风险的紧迫性不容忽视。
全球气候治理呼唤务实合作
另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
“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频繁、高强度发生的‘罪魁祸首’。”巢清尘分析指出,短期来看,减轻自然灾害负面影响是各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提高对气候灾害的预警能力,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和风险评估,重点关注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过程中与极端事件相关的农业和水资源风险加剧、生态安全风险升级、健康安全风险加大等问题,做到科学规划、提前布局,努力提高适应能力。从长期来看,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之路。构建公平合理、务实有效和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需要各方携手共进、落实行动。
2023年10月18日下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在北京举行(图源:中国经济周刊)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参考消息网、光明网、人民日报海外网、海报新闻、看看新闻、中国经济周刊等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