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世界杯2015年女排世界杯后记
这是一篇写于2015年的旧文。四年前女排带给我的感动还在,四年后女排世界杯再燃战火,中国队志在卫冕。四年前所期待的都实现了,希望今年也一样。以下是全文内容。
说起女排,对于国人来说,是有特殊情感的,也让人比三大球中的其他两个项目寄予更多的期望。至于原因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初是什么样子呢,很少家庭有收录机,有台黑白电视机或者是可以收看8个频道彩色电视机的家庭,那绝对是土豪。那个时候谁会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更不要说微博、微信。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当红明星、小鲜肉,听下邓丽君的歌也不那么容易。可见当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多么匮乏,到现在这样的时代再回过去看,都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当大家透过收音机,听见宋世雄老师以飞快的语速报出中国队发球得几分、拦网得几分、扣球得几分,最终战胜日本,首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的时候,全国上下那个人心鼓舞,举国欢庆,是我们今天所不能也无法感受的。从那个时候起,全国上下学习女排精神,女排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国民偶像。从1981年到1986年,女排创造的五连冠佳话,到现在,稍微有一点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其意义和影响力可见深远。这样的成绩,是其他两个集体项目没法做到的,而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那个时候主教练袁伟明的魔鬼训练方法,队员们那种拼搏精神,的确很让人敬佩。
80年代三大主攻手:郎平、海曼、路易斯。海曼因病已经离开,路易斯也鲜有消息,只有郎平还活跃在排坛一线,实属不易,那个时代的队员,像孙晋芳、张蓉芳等大多都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以上这些并不是我所经历的一个时代,女排五连冠的时候,还没有我。只是后来通过以前的资料,比赛的解说和网络才一一得知。这也是一个球迷所需要知道的。80年代的辉煌无论何时,都是解说的谈资。那时的对手,美国、古巴、前苏联,还没有巴西什么事。
进入90年代,随着老一代女排的退役,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有所下降。95年郎平回国执教中国女排,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决赛,负于古巴,屈居亚军。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98年再夺世锦赛亚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郞平的执教能力得到各方的一致肯定。但郎平因为身体原因辞去女排主教练职务,中国女排又进入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当年的中国队不乏优秀的选手,比如赖亚文,比如孙玥。90年代看球印象最深的是古巴队,扎着小辫子的古巴姑娘的发型在当时相当新潮,弹跳能力惊人,人送外号黑色橡胶。
那个时候,比赛还采用的是发球得分制,还要争夺发球权,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就是打了好几个球,双方都不得分的情况,确实有点拖沓。那个时候跳发球技术还没有在比赛中采用,最常记得一个发球方式叫做勾手飘球。
90年代在整个中国女排的历史中,没有世界三大赛冠军入账(亚锦赛不能计算在内),与过去和以后相比,都显得有些平淡,也算一个过渡的时期,因为不可能一支球队,二十年一直称霸,这不符合运动规律。也因为自己在那个时候对这些东西的积累很少,所以也觉得没有太多内容可以写下来。
时间进入到21世纪,胡进接替郎平执教中国队,成绩也是一般,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绩也仅仅是第五名。2001年陈忠和来了。印象中的陈忠和,总是笑嘻嘻的,之前干什么的?郎平的陪练,专门模仿海曼等人的打法。可以这么说,陈忠和是一位运气很好的教练。执教两年,2003年就拿了世界杯,紧接着2004年拿了奥运会(接下来会详细说到),如果再加一个世锦赛,这个成绩就可以媲美当年的袁伟明。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和当时的一批队员是分不开的。后来的媒体是这么说的:黄金一代。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人:号称当时亚洲第一高度的赵蕊蕊,世界最好的二传手冯坤,接应周苏红,还有刘亚男、杨昊、张越红等等。这样的阵容,加上磨练,打不好都没有人相信。现在说回04年奥运会。
04年奥运开赛之前,没有想到中国队会夺冠,期望值是在前三,半决赛胜古巴之后,决赛迎战俄罗斯就受到强烈的关注。但是前两局打得太差,第三局看到俄罗斯24分领先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默默地转台看跳水或者直接关掉电视。结果第三局硬是逆转,把一只手已经摸到金牌的俄罗斯拉了回来,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惊天大逆转。后来知道有很多人又默默地转台回来或者重新打开电视,熬夜看完了这场比赛,时隔二十年重夺奥运冠军,意义非凡。记得第二天还是要上课的,走进教室大家都在讨论,很兴奋。说这场比赛是20世纪最经典的比赛,没有人会怀疑。怒吼的卡尔波利,哭泣的加莫娃,那是04年的记忆。
04年之后,随着老将的退役,女排的实力也有所下降,08年作为东道主,仅获第三。08年最大的看点并不是中国女排怎么样,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球迷和媒体开始变得更客观。那08年的看点是什么?那就是郎平作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和平大战被媒体炒了又炒。很多人不能理解郎平为什么要执教美国女排来对抗中国。我只能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职业化和国际化的眼光和思维。那一年美国队获得亚军,平了该队的历史最好成绩。郎平的执教能力再获肯定。
08年以后的中国女排跌至低谷,有一年输给泰国后,引来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曾经站在最高点的中国女排沦为亚洲二流球队,这个事实无法让人接受。究其原因,还是领导层的短视,频繁的换帅,没有长远的规划所造成的,
沉寂了几年之后,郎平回来了,出任恒大女排主教练,并率队夺得亚洲俱乐部联赛冠军。当时舆论的呼声就是让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拉锯的谈判,竞聘前的低调,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要担起这个在国人心中举足轻重的球队的主帅,压力可想而之。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放眼国际排坛,最适合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人选,没有之一,非郎平莫属。
作为运动员的郎平无疑是成功的,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享誉国际的铁榔头。作为教练的郎平依然是成功的,执教过两个国家队,都打进奥运决赛,执教欧洲和亚洲俱乐部,都成功问鼎。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放眼当今排坛的各国主教练,无人能及。承认陈忠和是非常优秀的教练,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已经可以说明很多,但个人觉得和郎平比起来,国际化方面还是要欠缺一些的。2013年排管中心宣布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时候,媒体说郎指导回来了。这句话意味深长。当时还并未带队出征,但从管理层,媒体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球迷也重新燃起了女排重塑辉煌的希望。这大概就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吧。
组队两年时间,女排重回亚洲霸主地位,世锦赛第二。刚结束的女排世界杯夺得冠军,时隔十二年再次捧杯,直通里约。要知道上一次尝到世界杯冠军滋味已经是遥远的2003年了。
这一届中国女排,90后挑大梁,身体素质绝对是历届最好的,要身高有身高,要颜值也有颜值。在郎导的调教下,技术逐渐走向细腻与成熟,虽然与巴西和美国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假以时日,是完全可以赶超的。朱婷,惠若琪,曾春蕾,沈静思,张常宁,袁心玥,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这些队员日后是可以超越谢拉,冈察洛娃和希尔的。在这几个人里面一定会出现世界最好的主攻,最好的副攻和最好的二传,我们拭目以待。
郎平二次执教,体育总局的目标是里约进前三,但球迷的目标早已锁定第一,虽然有经验老道,目标直指奥运三连冠的东道主巴西,有冈察洛娃,科舍列娃以及谢尔班领衔的俄罗斯,也有老对手美国队,但是比赛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作为郎指导来说,率队夺得奥运冠军,就会为执教生涯化上最圆满的句号,两次奥运决赛惜败的遗憾也会被弥补。她的强大来源于内心的平静。
作为这一届年轻的中国女排来说,是继承老女排衣钵,重塑辉煌的最好时机。也是延续女排精神的不二选择。
作为球迷来说,并不是会对每一支球队都会寄予这么高希望的。比赛看久了,就会有一种情结在里面。
今年只是一个开始,明年里约,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