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理财苦水堡苦水周员外家历史上的三大劫难
作者:周厚君 周厚澎
据苦水街苦水周氏第十四世祖周文铎公生前回忆说:苦水周氏一世祖周瑚公武功了得,一把朴刀,在松山,勇立战功。尤其在松山一带驱逐蒙古残余势力而成为传奇人物。从一世至十三世祖,在苦水堡,以武功世袭,并以商贾富甲苦水一方,以文昌盛于员外之名。然兴盛衰败转头空,只留传说谈笑中。苦水堡苦水周员外家由兴盛走向衰落主要是历史和自然灾祸劫难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大劫难。
一、在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蜂涌,各地烽烟四起。名曰起义,实为烧杀抢掠。为立身安命,却成了当时平头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据苦水地方文献记载:回民动乱波及苦水,除苦水堡外,各地均修建小堡,用于自卫。有民间口语相传:同治为政十三年(1862——1875),堡子修了十三年。此时,苦水周员外家不好的消息纷至沓来:兰州的商铺被回匪抢劫一空,秦王川的车马房屋庄稼物资均被回匪抢走烧光。在这样的处境下,苦水堡南街周氏宗亲,兄弟分析,远走他地寻求生存成为一部分,至今,这一部分周氏宗亲,不知所终,从此天涯隔断信讯查无。这是苦水街周员外家走向平淡的第一大劫难。
二、据《玫瑰天涯》调查:在清末民国初,苦水川遍川都种植罂粟这个罪恶的植物,这就叫有好嗜者引种而来,一为满足自己的毒瘾,二为从中谋取暴利而供长远打算。在苦水堡 ,各大老财地主及家庭殷实之家,均沾染上了吸食大烟,最终家破人亡者甚多。由此可推,苦水街周氏一杆烟枪,在青烟袅娜下,全部家财也都有化为乌有的也占了绝对可能性因素。这是苦水街周员外家走向平淡的第二大劫难。
三、民国十八年,这一年所有自然灾害包括人文灾害统统来袭,使得当时的苦水和整个甘肃地区成了一年没有任何的收成,百姓民不聊生,据说当时的年馑是三年没有任何收成,可以说是千年不遇的一次灾难。受灾之地,因为饥饿,几乎是横尸遍野,可见当时的凄惨程度。当时的人们可以说是连树皮都是珍贵的,更残忍的是有些地方传言说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吃人饿死后尸体上的肉。古人说: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称为饥年,两料未收称为荒年,连续三料未收称为年馑。而民国十八年年馑是三年六料基本没有收成。苦水街周氏遂将房产田地全部置换粮食。以度年馑。有地契文约为证:苦水街周氏将苦水周氏辕楼整体房产与苦水街成氏房屋置换对折粮食以度年馑,达成房屋转换文约可见一斑。这是苦水街周员外家走向平淡的第三大劫。
在这三大劫难的影响下,在同治年间的回乱至民国十八年大饥荒之间,苦水周氏的家境开始日渐衰败起来。据苦水周氏第十四世祖周文铎公生前曾口传说 :一是在苦水周员外家中的周氏辕楼下挖出青蛇二条。青蛇者,家神也。这也寓言预示着苦水街周氏的脉相已尽,漏了财气,按旧时迷信的说法是:败家之兆头也。二是在苦水周员外家的苦水堡南门外洪沟祖茔之地,当时有董家人为修宅院,曾取土挖成大坑,有堪舆家说是破坏了风水。两者口传均为唯心之说,在这里只能当做谈资罢了。苦水堡周员外家遂有苦水街周氏后裔族人一百多口人为求生计,又一次各奔东西,人丁锐减,从此走向平淡。至1949年,苦水街周员外家在苦水街南街仅存有苦水周氏第十四世祖周文铎公一脉。
富不过三代。从苦水口头相传:苦水堡周员外家是七辈单传八辈富豪。一直延续到第十三世才家道中落,可见苦水周员外家在苦水堡一邑是治家有方,理财有道。这尤其以四世祖周国礼公和七世祖周祺邦公为典型代表。
(所有文字版权归苦水周员外家文化传播基地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