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请求谈判议和为何会被崇祯拒绝呢
李自成请求谈判议和,为何会被崇祯拒绝呢?
每一个朝代的崛起,就意味着前一个朝代的覆灭。明朝后期崇祯帝被闯王李自成逼到绝境时,闯王主动提出议和,只要崇祯帝答应他提出来的条件,可是最后明朝还是被李自成灭朝,为何崇祯帝同意议和呢?
魏忠贤的势力清除之后,崇祯帝专心于政事,各方面都是亲自处理,政绩越来越出色,文武百官们看到了崇祯帝的能力之后,觉得大明王朝迎来了新的希望,开始一心一意的辅佐崇祯帝,国家经济开始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崇祯帝有一个致命的后遗症,就是多疑,他是历代皇帝中,调动官员最频繁的,据史书记载,光是内阁大学士就换了50个人左右。
他总觉得这些大臣们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忠心,所以他总是假装不经意的试探大臣,让他们来出谋划策,但是在出了问题之后,随时把锅甩到大臣们的身上,让他们来担罪名,想用他们的失误来显示自己的出色。皇帝这样的多疑,官员们为了明哲保身,发表意见或者提建议时,大部分都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小心措辞,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背锅的人。
后来李自成拥兵自重攻打朝廷时,朝廷接连吃败仗,步步后退,直至闯王的军队逼到了城下。闯王向朝廷提出议和,只要崇祯帝答应让他在西北称王,给他几百万两的白银当作军饷,并且允许他可以随时觐见这几项条件,就能撤兵。
消息传回朝堂,崇祯帝召集大臣们询问他们的意见,可是因为崇祯帝之前做过太多让他们背锅的事情了,所以没有人敢吭声,只是跪在地上说一切听从皇上的安排,崇祯帝一时之间没了主意,没有人替自己背锅了,万一答应了李自成的要求之后,他继续攻打朝廷,那这个错误的决定只能是自己背了,崇祯帝不愿意自己背这么大一个锅,最后闯王闯进皇宫,明朝也自此覆灭。
身为一个统筹大局的中心人物,要有足够的魄力,仅是靠着小聪明怎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呢。
- 上一篇:古代将军是如何立威服众的他们一定要杀人不
- 下一篇:刘藏器为何要弹劾大将尉迟恭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