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中国传统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发表于:2024-01-24 09:59:14 来源:柚子资讯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所作,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陈子昂,字伯玉,唐朝初期文学家、诗人,他虽然是个富二代,但却是个真正值得底层青年付出同情的富二代。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陈子昂所作的《登幽州台歌》吧。

唐代诗人陈子昂 (公元661—702年) 流传至今的诗文很多, 最令人赞赏推崇的是《登幽州台歌》。在这首短诗中, 诗人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孤独悲伤的心境。也是这首诗,唐诗一扫齐梁宫体诗的靡靡之音,承接了汉魏那种慷慨悲壮之声,为大唐诗歌诗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陈子昂的这种心境, 又常常为历代壮志难酬的仁人志士所共有, 因而产生了共鸣。加上诗中那种对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深沉叹息, 更是上升到了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思考。正因为如此, 《登幽州台歌》成为千古绝唱。

全诗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总而言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是诗人个人的感情体验和表露, 但背后却暗寓人类情感的性质。它的深沉宏博和忧愤伤怀的程度, 不仅仅是陈子昂个人对时光已逝、事业难成的伤感。

陈子昂的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感念, 更是超越时空, 成为人类在其发生、演变、发展、死灭过程中无可奈何的叹息, 甚至成为一种更博大悠远的人生思考。

所以, 《登幽州台歌》抒发的孤独感既有具体可感的个性, 又有普遍概括的共性。正是这种典型性的情感使得这首短诗成为耐人寻味、震古烁今、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艺术品鉴官网

下一代期刊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山西农经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