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基金的A类和C类有什么区别
分析基金的A类和C类有什么区别
分析基金的A类和C类有什么区别
不少基金简称后面会带A、B、C等等不同的字母,然而,这些字母具体的含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基金下同一字母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小编在此整理了基金的A类和C类有什么区别,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最为常见的份额分类方式就是按照不同的收费方式划分,常见(但不绝对)的定义就是划分收取认申赎费的A类份额和收取销售服务费的C类份额。
最传统的A类和边缘化的B类
最早的开放式基金,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最传统的收取认申赎费的模式。
最早做分类收费的应该是成立于2002年10月的华夏债券基金。该基金设置了前端收费模式(A类)和后端收费模式(B类)两种分类方式。其中,前端收费在申购时收取申购费的模式,后端收费是指申购时暂不收取申购费,这笔费用可以延迟至赎回时再收,并且与赎回费一样持有时间越长费用越低。
对于一个打算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言,长期持有可以减免甚至取消申购费岂不是很开心?然而销售机构就不开心了,本来卖了一笔基金就可以收一笔手续费的,现在这笔手续费还要拖着不付,最后还有可能就没了,那不是很痛苦。于是,这类B类收费模式并不讨喜,逐步被边缘化,近年来新发产品以及几乎没有这样的设计了。
C类收费方式的兴起
最早的C类模式产品是2006年3月成立的南方多利中短债(现南方多利增强债券)。该产品创造性地引入了计提“持续销售费”的收费模式,不再收取传统的申购赎回费,而是每天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只不过,当时南方多利只有一种份额,故当时也并没有“C类”这一叫法。而南方多利成立不久,华夏债券随即在2006年4月推出了华夏债券的C类份额。“C类”份额才由此正式诞生。
相比传统的A类模式,C类在申购赎回阶段均不收取费用,降低了投资者短期持有的成本,因无显性收费投资者体验也更佳,灵活性好。C类模式这一“中国特色”自诞生以来,逐步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并得到了推广。
一开始的很长时间,C类模式只有债券型基金才有,直到2013年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才出现了C类份额,但设置C类份额的产品数量也不多,并非成为“标配”。
而如今呢,不管是偏股还是偏债,基金A C两类似乎已经是成为标配了。
A还是C的临界点
那如果想买的基金同时有A类和C类两种份额,那应该选哪个呢?
简单的结论:短期资金买C类,长期资金买A类,中间存在临界点。
A类收取一次性的认申购费,而C类将按照年化费率持续性收取,随着持有时间逐步提升。
怎么算临界点呢?
一般而言,短期的A类费用高于C类,而在临界点,两者费用相同。
1、如果持有30天至1年,申购费1.5%,对应赎回费0.5%,合计2%,年费0.5%的C类需要4年才能达到,因此C类比A类划算;
2、如果持有1至2年,申购费1.5%,对应赎回费0.2%,合计1.7%,年费0.5%的C类需要3.4年才能达到,因此C类比A类划算;
3、如果持有超过2年,申购费1.5%,对应赎回费0,合计1.5%,年费0.5%的C类需要3年才能达到,因此3年以内C划算,3年以上A划算。
然而,小伙伴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还是能够见到最低一折的申购费,如上图实际的申购费仅有0.15%,结论就会有不同了:
1、如果持有30天至1年,申购费0.15%,对应赎回费0.5%,合计0.65%,年费0.5%的C类需要1.3年才能达到,因此C类比A类划算;
2、如果持有1至2年,申购费0.15%,对应赎回费0.2%,合计0.35%,年费0.5%的C类需要0.7年才能达到,因此0.7年(也就是8个多月)以内,C类比A类划算,超过则A划算。
可以看到,申购费打折后,临界点从3年缩短为8个多月。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话说,大家买基金,是喜欢买A类还是C类呢?
基金相关文章:
★ 买基金要会选基金
★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 基金投资三大误区
★ 短期理财基金存在哪些特点
★ 基金估值存在哪些原则
★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 行情分析
★ 外汇基础知识解读
★ 股票投资名人心得
- 上一篇:什么基金风险最小
- 下一篇:美的空调e1故障怎么修看师傅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