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经济数据

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对建安文产生了什么影响

发表于:2023-12-19 11:47:52 来源:柚子资讯

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对建安文产生了什么影响?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建安二十二年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建安,是汉献帝的第三个年号,从公元196年到220年。建安年间的文学发展独具特色,诗词成果斐然,这段时间也被后人称为建安文学时期。

但是在建安二十二年,一场瘟疫,不仅让许多人感染而亡,更是让建安文学进入了低谷。曹植曾描述这场瘟疫为,“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人先后在瘟疫中丧生,他们病逝时大多处于30、40岁的壮年时期。如果没有这场瘟疫,建安文学或许还可以再繁荣发展、不仅如此,瘟疫也对当时整个文学创作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邺下文人集团的解体,昔日游宴已成历史

邺下时期曹丕、曹植与诸子经常喜欢游宴赋诗。他们述恩荣,叙酣晏,置酒乐饮,赋诗称寿。很多时候,人们会把建安时期的邺下之游,看作是我国历史上文人集会游乐创作活动的开始。

虽然说,在曹魏之前已经有游仙之诗,但是大规模的发展则是经过曹氏父子,尤其是在曹丕、曹植等人的创作后,游仙诗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而且伴随着建安五子相继被瘟疫夺取了性命,当时的士人依靠文学入仕的机会也在缩小。更多的士人,已经无意再去创作诗词,魏晋时期文学繁荣的景象也变得暗淡。虽然在那个时候,文学创作是一种自觉行为,但是士人还是有更多的抱负和理想,像司马相如拜中郎将,王粲受到曹操重用而官拜侍中。

然而,随着王粲的病逝,以文学作为入仕的榜样过早消失,徐干、应玚、刘桢、陈琳相继病逝让使文学之士的影响力大大的降低。

大科技官网

环渤海经济瞭望期刊官网

财讯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