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最新资讯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

发表于:2023-12-19 11:47:15 来源:柚子资讯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七雄中,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是新兴的诸侯国,其余的秦、楚、齐、燕皆是相对比较老牌的诸侯国。

这七个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和复杂的关系,共同演奏了战国这部精彩的乐章。

当然,虽然战国时期,诸侯国并不是只有这七个,但是因为它们是最有实力的万乘大国,其余的二流诸侯自然被“代表”了,这里暂不赘述。

相比较和平的时期,春秋的礼崩乐坏,战国的战乱迭起,也造成了时局的极其不稳定。

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强大或者为了生存,迁都成为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战国七雄里唯一没有长距离进行迁都的是齐国,韩赵魏三家在分晋之后就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把都城南迁,分别迁到了新郑、邯郸、大梁,燕国也经历过五次迁都最后定都蓟城,楚国更是迁了六七次都城,只不过楚国的迁都几乎全是为了避秦。

那么秦国迁都了吗,当然迁了,秦国在历史上一共迁了9次,几乎是一路东进,最后折返回来,定都到了举世闻名的咸阳,这中间历时几百年。

那么,从蛮荒的西垂之地到繁华咸阳,秦国9次迁都,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

秦国的这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因为人口多了?当然不止那么简单。

九次迁都,步步强大。

秦国被封为诸侯是在周平王时期,这时候秦国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周王室抵挡西戎,夺回歧地(《史记》记载: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于是夺回歧地之后,秦国正式有了自己的封地,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诸侯。

这时期主政秦国的是秦襄公,他死后,秦人又退回了西垂,这也成为了秦国第一个国都,后来秦国开启了战略大转移,都城开始从西垂一路向东迁徙。

先后定都为秦邑,汧(又做千)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前三次都城范围是在今甘肃省境内,从第四次开始,秦国的都城已经迁到了今陕西省境内。

秦国前六次的迁都,是战略性的东移,毕竟西垂的蛮荒之地,太贫穷太落后了,而向着周朝的腹地靠拢,不仅能更好地维持稳定,也更容易和中原接轨,这奠定了秦国以后强大的基础,后三次迁都则表明了秦国谋求强大,进而窥伺华夏,统一中原的野心。

雍城到泾阳,秦国尝试摆脱旧贵族牵制。

雍城是秦国作为国都时间最长的地方,从秦德公开始一直到秦献公时期,在这里的时间近300年,有19位秦国君主在这里治理秦国,当然这里也完成了秦国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制度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想要强大就要变法,变法势必会触及损害奴隶主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也在情理之中。

秦孝公迁都咸阳之后,秦国内部的就奴隶主的势力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得到了削弱,也为商鞅变法在秦国不被旧贵族的势力中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前面迁都有一点不同的就是,栎阳城的规模较小,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强大的秦国,吸引了很多来秦国做生意,亦或者谋求发展,亦或者谋求生存的人,这让栎阳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了,迁都也是为了更好的强大秦国。

飞鱼说:

从西垂之地到繁华咸阳,秦国9次迁都,对华夏历史有什么影响?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因为人口多了?当然不止那么简单,秦国的每次迁都都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九次迁都,步步为营。

直到定都咸阳,秦国的大后方已经彻底稳固了,一直到秦始皇嬴政统一华夏,咸阳随着成为整个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可谓繁华一时。

说了秦国的迁都,我们再来说说其余山东六国的迁都,相比较秦国的步步为营,极具战略眼光,山东六国的迁都,似乎皆是被秦国压迫的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打不过了,自然要跑,就像楚国一样,面对秦国的蚕食,楚国就是一退再退,不退也没有办法,因为强大的秦国会碾平阻碍在前面的一切,通过战国七雄迁都的状况,也从侧面反应出了秦国强大意图吞并六国的心,已经不能抑制了。

东方收藏期刊

黑龙江画报

汽车博览杂志社

砖瓦世界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