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末代皇帝陈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陈汉末代皇帝陈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陈汉是元朝后期由陈友谅建立的割据政权。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1364年二月初春,朱元璋进攻武昌。围城十五天,却没有下令攻城。因为朱元璋明白,自己兵力十倍于敌人,若想攻破城门,不是难事。但一旦攻城,武昌城内的百姓将会万劫不复,所以还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一天,降将罗复仁带着一位12岁的少年,叫开了朱元璋的营门。朱元璋亲自出门迎接,那男孩赤裸上身,背负几根荆条,看到朱元璋后,急忙跪地,瑟瑟发抖,不敢抬头。朱元璋看他实在太弱小,将他扶起来,把他背后的荆条解下,说:“你不用怕,我杀了你父亲,但我不会杀你!”男孩听完,又跪地感谢。朱元璋看他心情波动太大,连忙叫侍从将他扶到里间去休息。
这个男孩,名叫陈理,半年前,刚刚在武昌称帝。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友谅。去年八月,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双方共投入80万兵力,规模空前。打了40多天,最后一战,朱元璋用着火的竹筏猛烈冲击陈友谅的大船,战火纷飞,箭矢如雨,到了第二天,陈友谅身边的士兵纷纷来投降,朱元璋细问才知道,原来陈友谅昨天被射中一箭,从眼睛到头颅直接射穿,已经去世。朱元璋仰天长叹,宣告这场战争结束。
陈理衔璧肉袒,至军门,俯伏战栗,不敢仰视。太祖见其幼弱,起挈其手曰:“吾不尔罪,勿惧也!”令宦者入其宫。
可见,当时的情形,12岁的陈理战战兢兢,而朱元璋却十分大度,并没有为难陈理。朱元璋招降陈理,让武昌城避免生灵涂炭,是大义之举。
陈理投降朱元璋后,被朱元璋封为归德侯,保他富贵。明朝建立后,陈理一直闷闷不乐,朱元璋怕他受小人挑唆,决定让他远离京城。恰好朝鲜使臣来朝拜,朱元璋想到一个好去处,将陈理迁居朝鲜,让朝鲜国王好生招待。朝鲜国王不敢怠慢,因此陈理在朝鲜也算衣食无忧。
朱元璋虽然在鄱阳湖射杀了陈友谅,但在收复武昌、对待陈理的态度上,能看出朱元璋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一位心怀仁义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