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亲王为何敢杀明朝使臣
发表于:2023-12-19 11:44:37
来源:柚子资讯
揭秘:日本亲王为何敢杀明朝使臣?
导读:纵观历史,凡是统一王朝的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朱元璋也不例外,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国术送达日本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竟然还杀了大明使者。日本为何敢如此大胆,砍杀大明使臣呢?
在公元1368年即位之初,朱元璋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拜,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结果,使臣却被日本亲王砍掉了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征服日本。
网络配图
怀良王的判断依据,是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一支大陆力量,对外张力极其有限,从未有征服海上岛国的记录,自宋以来,中国基本处于频繁应付外侮侵略中,更何谈海战胜利经验。
所以,这个执掌日本大半江山的王者,虽承认本国实力没有强到战胜中国程度,但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远征军都做不到的事,朱元璋的“战争威胁”,不过是“说大话”而已,自己也不妨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放出“大话”——放马过来,俺不怕你。
果如日本所料,尽管日本一再不敬,朱元璋只是大话压人,始终不敢轻举妄动。不知他是忌惮“日本神风”,免蹈“蒙古之辙”,还是“韬光养晦”,总之后来“没和倭寇一般见识”。
再后来,朱元璋在留给接班人的铁券丹书中,明确规定日本为“不征之国”。他竟从日本的应战书的字面中找回了面子——既然日本称我为“天朝”,自称为“臣”,朕也就宽怀大度,不再究日本杀使者的事情了。
朱元璋此举,看似大度,实则属于无奈。明朝时期,中日力量虽然仍不对等,而明朝国力明显高出小打小闹的倭寇几筹,但从对抗之“国家气势”上,已呈“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