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新闻网

民间一位前朝隐士为何会拒绝朱元璋的邀请呢

发表于:2023-12-19 11:44:29 来源:柚子资讯

民间一位前朝隐士,为何会拒绝朱元璋的邀请呢?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的个人背景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他是真正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任何的家庭背景,其父母以及祖父母都是赤贫的农家,还到处躲债。而朱元璋也从小学会了干活,给地主放过牛。这一时期的朱元璋虽然生活困苦,但至少还有父母兄长。

朱元璋就停下来和他聊天,原来这老人在元朝的时候已经在这里隐居了,见他谈吐不凡,朱元璋想请他出山,但是又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贸然开口太唐突了,于是和老人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第二天,朱元璋派几个官员亲自将老人请到宫中。然后对老人说:“昨闻汝诗,深见忠爱,汝欲官乎?”这是想让老人为官的意思。

但是老人却以年老为由拒绝了,朱元璋也不勉强,但看到老人面色从容,知道是个有见识的,心想如果他有儿子说不定也是一个人才,就问老人:“你有没有儿子呢?”老人的回到让朱元璋很失望,原来这个老人不曾娶妻,更没有儿子。

老人自己不愿意为官,又没有儿子,那只能给老人一些赏赐了。朱元璋知道但凡隐士,总有些古怪的脾气,所以他寻思自己赏赐的可能不合老人的意,于是打开内库,让老人自己挑选中意的东西。这样的赏赐,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既然朱元璋都这样说了,老人觉得自己不拿点东西很可能今天这事就没完了,不过好在这老人聪明,不能不拿,但至少可以选择拿什么,只见老人在众多的财宝中选择了一锭金子,然后对身边跟着的官员说:“这一锭金子足以。”

说完就毫不留恋的离开了内库,然后去和朱元璋辞行。朱元璋看到老人的选择,心里很是欣慰,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同时又很惋惜,这样的人居然不能入朝为官。所以朱元璋又开口挽留老人,但是老人对做官确实不感兴趣,朱元璋也只能看着他离开。

这则故事记录在余永麟《北窗琐语》中,朱元璋用一句诗引出了一名隐士,但是这名隐士却拒绝入朝为官,最后只拿了一金而去,让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很多的笔记小说中,都记载了朱元璋作诗和做对联的小故事。

比如祝允明在《前闻记》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朱元璋在检阅远方的驿夫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孩也在其中,朱元璋就把那孩子叫到身边,问明了他的情况之后,朱元璋就问那孩子会不会作对联,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朱元璋出了上联:“七岁孩儿当马驿。”

那孩子应声答道:“万年天子坐龙庭。”朱元璋一听,心里很高兴,就免除了那孩子的劳役,让他回了家。

期刊杂志征稿网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杂志

新营销编辑部

越野世界杂志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