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梃击案万历皇帝为何包庇凶手
明末的“梃击案”,万历皇帝为何包庇凶手?
明末的“梃击案”,万历皇帝为何包庇凶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的梃击案,说的是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的黄昏,有一个叫做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棍突然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还用手上的木棍打伤了守门太监,后来这个男子还想继续往里走,结果被闻讯赶来的人给擒住。
对于这位张差为什么会闯进太子的宫中,当时的大明帝国内部,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在位的官员们为主,他们认为这位张差是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他只是无意间传入东宫,并不是想要刺杀太子。总而言之,发生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就是值班的太监没有看守好大门。
第二种观点,主要以在野的政客们为主,也就是传说中的东林党。他们认为这是郑贵妃派来的刺客,是想闯入宫中暗杀太子。
那么,究竟哪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东宫何等森严的地方,岂是普通人能够无意间闯入的。问题是,只要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的规模该有多大,这样大的面积,要说年复一日、百分之百地做到面面俱到,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尤其是当皇宫内正在进行大规模基建施工时。
所以,当时的官员在经过审查后,给出的结论就是相关安保人员的失职,导致一个精神病人无意间闯入,总而言之,它并不是意图谋杀太子的政治事件。问题是,在野的东林党人,却显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因为,之前他们一直在立太子事件上上蹿下跳,现在出现这个好一个机会,他们自然要揪着大做文章。
总而言之,这是郑贵妃想刺杀太子,而那些在职的官员,为了讨好郑贵妃,都一个劲地掩盖真相。再总而言之,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正义的东林党人奔走呼号,太子早就被他们给谋害。
在东林党人的这样耳濡目染之下,太子难免会对东林党心存好感,而讨厌那些在职的官员。
也因为类似的原因,等到太子、太孙即位后,就开始全面启用东林党人,压制原先那些在职的官员。当然,后来太孙看清楚东林党人的真面目后,就果断把魏忠贤给放了出来。
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万历为何要包庇凶手,因为人家郑贵妃根本就并不是凶手。这样的答案说出来,大家别不信。
否则,万历之后的朱常洛也好,还是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检和朱由校,他们当皇帝后,绝没有理由放过郑贵妃,更没有理由让郑贵妃的儿子福王享受最尊贵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