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全国经济

九品中正制有何弊端对魏晋士族和庶族有何影

发表于:2023-12-19 11:39:56 来源:柚子资讯

九品中正制有何弊端?对魏晋士族和庶族有何影响?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后成为维璟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国时期,曹丕在曹操死后继位当上了魏王,同年,曹丕又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代汉建魏,自己当上了皇帝。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年,虽然他没有实现灭蜀吞吴的大业,但他却搞了一个政治制度,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他为了拉拢世家大族、大门阀的支持,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选拔官员采用了“九品中正制”,这到底是个什么内容呢?

简单来说,“九品中正制”就是朝廷任命一些大臣兼职为“中正”的官员,负责在各自的家乡评审、举荐人才,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角度评议各州郡中的人物,并且把人才还分为九个品级,品级越高,就会被授予显要的职位。

这样一来,那些士族子弟们,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哪怕他们生来就是白痴,也不误他们能官居高位,而那些寒族的许多读书人,即使他们能名震一时,也因出身于寒族而始终无法进入上层社会。

这种门阀制度,使朝廷的高官基本为世家大族所垄断控制,也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制度也就成了魏晋时代士族与寒族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鉴于“九品中正制”的这种选拔官吏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手中,首开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同时被废除。

新一代

幸福家庭

科海故事博览

中华建设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