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国民素质

揭秘权重一时的宦官程元振是怎么被扳倒的

发表于:2023-12-19 11:37:58 来源:柚子资讯

揭秘:权重一时的宦官程元振是怎么被扳倒的?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程元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

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

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

事实上,类似关系的皇帝、奸臣,在历史书上实在太多了。

总而言之,某个奸臣一味胡折腾,把国家折腾的一塌糊涂,甚至把皇帝都弄得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最后差点都死在这上面,但是皇帝依然无怨无悔的信任这个奸臣。

最经典的就是明英宗,因为经过大太监王振的胡折腾,明英宗让蒙古人给俘虏了,后来九死一生回到中原,明英宗阴差阳错的夺回皇位,竟然还是念念不忘大太监王振的好。

于是,英宗复辟后,给大太监王振建祠堂,祠堂名曰精忠!

英宗复辟,顾念振不置。用太监刘恒言,赐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赐祠曰精忠。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除了说明英宗脑袋进过水,还能说什么呢?因为正常人怎么可能这样呢?

再经典的就是经过杨国忠的胡折腾,把安禄山逼反了,让潼关也沦陷了,让唐玄宗逃出了长安城,但是唐玄宗还是继续信任杨国忠,如果不是爱国将士发动兵谏,唐玄宗恐怕会继续让杨国忠领着摔一路跟头。

其实,类似的故事,都是政治宣传的内容,因为按这种内容,相关的皇帝除了脑袋让驴踢过外,还能怎么说呢?因为我敢说,就是一个小学生看到这些皇帝的表现,也会觉得,太幼稚了、太愚蠢了;总而言之,如果让我坐在他们的位置上,我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从某种意义上,程元振所干的事,就是皇帝要干的事,程元振只是皇帝推在前排的执行者。

所以,不论程元振把事干得多么糟糕,皇帝也会继续信任他。

人们逼皇帝杀程元振,就是为了削弱皇帝的杀气。

皇帝一心削藩,而程元振还跳在最前面帮助皇帝,人们自然希望程元振死了。程元振死了,虽然不会彻底打消皇帝削藩的决心,却显然会让那些一心给皇帝当狗的人害怕。总而言之,你千万不要以为皇帝多了不起,只要我们形成默契,皇帝也会分分钟钟翻船,就算皇帝能爬上岸,你们这些一心给皇帝当狗的人,也会淹死的。所以,你们决定给皇帝当狗时,请考虑好后果!

当然了,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那是顶着铺天盖地的压力,一个劲的死保程元振不死。

总而言之,天下人都说程元振该死,并且都希望程元振死,皇帝就是以各种理由,让程元振躲过一死。

但是程元振终于还是无法善终,毕竟一个臭名昭著的死太监,远离皇帝的保护,突然死了也就死了。

帝还,元振自三原衣妇衣私入京师,舍司农卿陈景诠家,图不轨。御史劾按,长流氵奏州,景诠贬新兴尉。元振行至江陵死。

当年晁错帮汉景帝削藩,于是大家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在这种背景下,汉景帝就把晁错杀了。

现在程元振帮唐代宗削藩,捅出的篓子比当年更大。要知道,大唐帝国因此把帝国都城都丢了,自己都流亡在外,能不能回去都是个未知数。但是即使如此,大唐皇帝也没有下令杀程元振!

因为宦官无法控制话语权,所以宦官政治在历史上永远是以臭名昭著的形象出现。所以皇帝这样一心保护程元振,也不能给程元振的行为,洗白一丁点,相反只会让皇帝顶着一顶昏庸无道的帽子。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程元振有机会写历史,肯定会把自己塑造成了为大唐帝国根本利益,而不顾自己生死的忠臣形象。总而言之,程元振所做的事,就是帮助皇帝削藩,只是手段用的有点急了、而且弄出了可怕的后果。

当然了,如果皇帝关起门来,肯定也会认为程元振之所以会惹得天下人皆曰可杀,就是因为他毫无保留的执行自己的命令。换而言之,这件事干糟糕,皇帝并不认为是程元振的操作有什么问题,而是自己的战略有些失之过急了。

在权力的控制方面,有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桌面上的内容,在这个层面上,控制人很简单,总而言之,以德服人。

另一个层面是桌面下的内容,在这个层面,控制人也很简单,总而言之,构建各种让人们不得不服从自己的利害格局。

哪种观点正确呢?这个很难说。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权力者迷信哪个层面都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权力者身边通常都是忠臣、奸臣并立。

忠臣永远给皇帝讲桌面上的内容,告诉皇帝如何以德服人;而奸臣则永远给皇帝讲桌面下的内容,告诉皇帝如何防范、控制别人。

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更多的相信、亲近忠臣,还是奸臣?

说得简单点,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老板,你在考虑公司管理时,会更多的思考哪个层面?

我相信,谁当公司老板,也会更多的思考桌面下的内容。一个人如果真相信什么以德服人、或是把社会单纯的分为好人、坏人,很难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但是,一个公司老板如果过多的迷信桌面下的内容,又会失之偏颇。因为以德服人虽然未必有多大的价值,但是你真的抛开这种内容,估计也难管理好公司。

有时候,我们觉得皇帝非常愚蠢,无非是因为我们真相信什么以德服人、仁者无敌,或是真把人简单的分为好人、坏人两种。

当我们把社会看得这样简单,看皇帝的所作所为时,自然会觉得他们非常愚蠢。因为你只要亲近好人、远离坏人;你只要信任别人、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了。

问题是,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上混上一段时间,而且愿意睁着眼睛看着社会,谁会相信社会就这样简单呢?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

城市情报

大观

赢未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