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国民素质

汉朝成立后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

发表于:2023-12-19 11:36:48 来源:柚子资讯

汉朝成立后,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

当你做了候,就想当王;当了王了,又想做皇帝;做了皇帝,就怕别人造他的反。刘邦手下那一群王、候造反,要么是自己想更进一步,要么是刘邦担心那些王侯有想法。其实最重要的是原因还是汉朝初期大家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大家都还沉浸在诸侯分封,割据称王的美梦中。

这很好理解,比如韩王信,在韩地好好的当个王多好,可是他仗着夺地有功,而且与匈奴关系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就摆起了谱,大有不把刘邦放在眼里的势头。这就过分了,虽然你是股东,但你不是决策者。对付这种有想法的异姓王,刘邦很直接——灭了他。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刘邦心里也种下了怀疑的种子。说实话,谁坐在那板凳上,谁都会多疑。

以后刘邦看哪个王,都感觉要反,皇帝一疑心,那些王就坐不住,那个年代又不如现代社会沟通如此的快捷和发达,诸侯王和皇帝上高水长的,见一面不容易,互相之间很多矛盾和问题基本靠人传递,很多信息就出现了偏差和误会,再加上皇帝多疑,诸侯王紧张,大家都尴尬,慢慢的一个就反,一个就逼着对方反。

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他真心的不可能反刘邦,他与刘邦之间就是纯粹的误会,很多事情没有沟通好,最后把卢绾给逼反最后逃到了匈奴。

至于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刘邦一个一个的全收拾了,那是因为纯粹的威胁,刘邦太害怕他们造反了,原因很直接——刘邦打不过他们。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灭秦没多久,而天下诸侯起兵反秦的一个重要由头是——大家可以复国。韩王信就是原韩国的贵族,希望能够回到战国时期那种高度自治的局面,想恢复故国荣光,而像英布、臧荼这种更希望过一把“燕王”这种和刘邦平起平坐的诸侯王的瘾,其实他们并没有打算真造刘邦的反,只是希望得到一种地位。

汉朝其实典型的郡县制治国体系,分封的诸侯王虽然具有王的地位和等级,甚至配备相国等官职,那些官职都是中央朝廷委派去的,诸侯王权力并不大,这与原来赵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诸侯王制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那些异姓王心里不平衡的原因。

中国航班杂志

雨露风杂志

炫动漫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