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宁王最后结局如何朱棣曾允诺与其平
历史上的宁王最后结局如何?朱棣曾允诺与其平分天下
历史上朱棣抢了宁王的人马,允诺与其平分天下,那么宁王最后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一生对马皇后情深义重,但他的后宫嫔妃依然众多。这些嫔妃们也为朱元璋留下了二十六个子嗣,朱元璋在六十五岁时还生下了幼子朱楠。在这众多的皇子中,除太子朱标早逝外,第四子燕王朱棣骁勇善战,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以善谋著称,为朱元璋所钟爱。
朱权先前的封地是大宁,大宁地处边塞,山高皇帝远,朱棣自然是不会放虎归山的。于是朱权先后请求在苏州、杭国封国,都遭到朱棣的拒绝。朱棣给出的理由是“天子畿内,不以封侯”。他要求朱权在建宁、荆州、重庆和东昌四地中选择一处予以封国。但朱权自己选择了南昌就藩,得到了朱棣的应允。
永乐元年三月,宁王朱权就藩南昌,王府为原江西布政使司署。按照礼制,藩王府的规格要比布政使司署的规格要高,但按照朱棣的旨意,宁王府的规格不得超过原布政司的规模。
从此朱权在南昌低调地生话。但朱棣对宁王朱权始终怀有戒心,其日常行动都被监视上报于朱棣。
朱权迷恋道术,因此曾被人告发利用巫术害人。朱棣马上命人彻查此事,但最终一无所获。
经历此事后,朱权行事更加低调隐忍,每日读书弹琴,修身养性,并没有授朱棣以把柄,从而平静地在南昌度过了永乐时期(22年)。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仁宗施政缓和,朱权上书称南昌并非封国,请求改封,但遭到仁宗的拒绝。
宣宗朱瞻基时期,朱权又为叛乱的汉王朱高煦说情,引起宣宗不快。接着,朱权又对宣宗的“宗室以禄米定品级”的作法表示不满,因而遭到宣宗的训斥。自此,朱权更加心灰意冷,终日交游于文人雅士,寄情于戏曲著作,以打发时日。
正统十三年,朱权郁郁而终。英宗朱祁镇为此罢朝三日。
宁王朱权少年英雄,却因靖难之役被朱棣劫持加入叛军。二十六岁时被朱棣改封南昌,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朝,低调隐忍,终在七十岁时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