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多多少少有外戚专权的现象明清时期为
发表于:2023-12-19 11:33:04
来源:柚子资讯
历史上多多少少有外戚专权的现象 明清时期为什么会是一个例外
还不知道:明朝外戚专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外戚、重臣揽权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但独独明清二朝少有权臣出现。有人说这是明清独特的政治制度决定的,例如锦衣卫、东西二厂、八旗、军机处等等。
当然,有这些制度的因素,却不是根本原因。若想搞明白最关键的因素,还得去历史长河中寻找。
差不多有历史记载后,“权臣”便随之出现。春秋时期的各路诸侯,也可以看作是周朝的另类外戚权臣,只不过这些人仅是管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罢了。
魏晋南北的战乱同样如此。不少世家大族在混战中衰落,坠落到“民间”,也将他们掌握的知识带到“民间”,使得真正的寒门逐渐崛起。
经过300多年的大乱,普通人渐渐掌握以前世家大族才能学到的知识,为隋唐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若没有足够的底层人才,科举制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曹操当年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效果却很一般。人才都在世家手中呢,哪怕曹操招来上百人,对于治理天下需要的人才不过杯水车薪。
科举制为皇帝提供了选拔人才的通道,皇帝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没有任何根基的寒门子弟比外戚可强太多了。
世家时代,大臣是不可取代的,换了张姓世家,上位的不过是李姓世家。但有了科举制,大量人才供皇帝挑选,张三李四王五……皇帝的权威越来越盛,皇权越来越强,中央集权制变成了君主集权制。
明清二朝自然没了外戚(明朝的宦官是另外的因素,这里不多说)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