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与宇文泰分裂后双方在法理上都不承认对
高欢与宇文泰分裂后,双方在法理上都不承认对方
高欢,小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宇文泰,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天下只有一个大魏,只能有一个大魏皇帝,高欢和宇文泰都以自己拥立的皇帝为大魏正统,当然是不会承认对方的合法性了。
中大通四年(532年),高欢搞定各地异己势力后,控制朝政,立平阳王元修为傀儡皇帝,是为北魏孝武帝。
孝武帝登基后,高欢担心待在洛阳会跟尔朱荣一样的下场,便北返太原老巢,只是留了几个心腹控制洛阳朝政。
起初,孝武帝手上无权,连后宫的事情都说了不算,因为他的皇后是高欢的女儿,他的一举一动都受高欢监视。不过,在亲信斛斯椿、王思政等人的辅助下,孝武帝后来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增扩禁军、将高欢系势力排挤出朝廷、派遣自己亲信出镇方镇等手段,也掌握了一部分地盘和权力。并且他还联合了在关陇拥兵自立的贺拔岳集团,使自己初步具备了跟高欢打擂台的资本。
大同元年(535年),高欢、宇文泰各自看对方不顺眼,于是东西魏第一次大战开始。
在他们各自的宣战诏书中,宇文泰骂高欢是“凶丑”,高欢骂宇文泰是是“逆徒”。这两个羞辱性称呼一直到他们各自的后人篡魏自立都没有结束。
比如在《周书·武帝本纪》中,就多次记载了北周羞辱北齐为“寇”,以及不承认北齐,称其为“伪齐”的记载。例如“比以寇难犹梗,九州未一”,“今巨寇未平, 军戎费广,百姓空虚,与谁为足”,“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是以亲总六师, 问罪汾、晋。”
总体而言,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事实上是两个并列政权。但双方在法理上不承认对方,只承认一个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