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塑料印刷

什么是行星

发表于:2023-12-12 16:17:02 来源:柚子资讯

什么是行星

什么是行星?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3、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什么叫「行星冲日」?

emm这玩意得画图

好叭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是指在地球公转轨道之内行星(内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外行星则是地球公转轨道之外的行星(包括火星和类木行星,如果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就也包括第九行星)。内外行星均不包括地球。

行星冲日就是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一种状态,如图

这张图中,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就是冲日(图画的不好字迹也丑无视掉就好)。在这个位置上,日、地、星(外行星)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这就是外行星的冲日。在这个时候是观测该外行星的最佳时间。

为什么这是观测该行星的最佳时间呢?这是因为当外行星相对于地球在其他位置时,行星并不是将全部阳面展现给我们的,而冲时是将全部阳面朝向我们的。

那么太阳光会不会被地球所挡住?不会。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真正的“三点一线”。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么地球太小了,只会阻碍少的可怜的一部分阳光,依然不会影响。

2018年五大行星轮番“冲日”,火星迎来“大冲”值得期待。1月8日消息,行星冲日一直是每年天象的重头戏之一,它也将为公众带来欣赏该行星的有利时机。天文专家介绍,2018年,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五大行星将轮番上演“冲日”大戏,其中,时隔15年后,火星再次迎来“大冲”,值得期待。行星冲日是指该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该行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的最佳时机。天文预报显示,五大行星冲日日期分别是:木星5月9日、土星6月27日、火星7月27日、海王星9月8日、天王星10月24日。“火星冲日观测效果最佳。这是继2003年后,火星迎来的又一次‘大冲’。”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当地球在远日点附近而火星在近日点前后发生冲日时,就是所谓“大冲”。冲日时的火星,距离地球最近大约6000万千米以内,最远可达1亿千米以上。“火星大冲15年到17年发生一次。”天文专家表示,火星“大冲”是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期。届时,橙红色的火星将是高悬子夜中天的一颗耀眼“明星”。太阳一落山,它即从东南方向升起;至次日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它才从西边落下,人们可通宵观赏火星神奇而迷人的风采。史志成提醒说,除肉眼观测外,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还可观测到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和两极的白色极冠。观日爱好者记住时间,等待观望啊!

关于小行星的一些小知识

天文小科普:什么是小行星?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虽然地球上有许多人准备迎接新年,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距地球7000万英里(1.1亿公里)的“奥西里斯-REx”宇宙飞船在8秒内完成了一次推进器的燃烧,打破了太空探索记录。

飞越贝努()的北极。

资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亚利桑那大学。

航天器绕小行星贝努()进入轨道,并使贝努()成为有史以来由航天器轨道飞行的最小物体。

小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是一个岩石遍布、没有空气的世界,但是由于体积太小不能被称为行星。主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巨大的环形物,数万颗这样的小行星聚集在其中。值得关注的靠近地球的小行星——被称为近地天体,简称NEO。

目前已知的小行星数是:

关键的科学目标:

查里克洛

16灵魂

243艾达

253玛蒂尔德

433爱神

4维斯塔

你了解这些吗?

主小行星带中所有小行星的总质量小于月球。

小巧可爱的小行星:

小行星是绕太阳公转的小型岩石状物体。尽管小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但它们比行星小得多。

图解:贝努与帝国大厦、埃菲尔铁塔的对比图。

图源:

太阳系中有许多小行星,大多数生活在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

有些小行星在木星前后移动,它们被称作特洛伊木马()。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称为近地天体,简称NEO。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密切关注这些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时留下的。

作者:nasa

FY:米粥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首颗系外行星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手段发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系外行星,距离地球虽然十分遥远不过科学家还是能够通过各种的高科技手段对这些系外行星进行勘探和了解。不过很多人估计会好奇,这个首颗系外行星是在什么时候被发现的,而科学家在以前科学技术有限的前提下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发现的呢,别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揭开这些谜题。

先来说说最早发现的系外行星是两位瑞士的天文学家,在1995年10月宣布发现了世界上最早被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并被命名为飞马座51b。其实在大约九月之前,天文学家奎洛兹则已经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得出这颗恒星周边存在着轻微的摆动,这种摆动也就是表示在该颗恒星周围可能存在着一颗行星,这或许成为人类首次发现系外行星的重大事件。

现在科学家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下,发现了非常多的行星,而且很多的行星还跟地球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有些或许存在着液态水,这也为人类寻找地球之外的生命体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不过在当时奎洛兹首次提出系外行星的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天文学家的认可,相反还受到了很多的质疑。

虽然这颗飞马座51b被认为是最早被发现的系外行星,但要说真正的首次发现系外行星其实还要早,在1992年,美国天文学家沃尔兹森就曾经发现了两颗行星,只是这两颗行星是围绕着一颗已经死亡的僵尸恒星运行,这样的行星系统并不适合生命体的存在,而且这样根本就不像是行星,没有任何开创性。

其实人类开始寻找类似太阳系运行的系外行星最早1986年就开始了,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天文学家测量速度所有都是在一千公里每小时以上,所以天文学家为了探测这种恒星摆动现象,就必须测量恒星光谱和星光散射称波长的原因,为了寻找系外行星,当时的天文学家对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观测。

八十年代初,加拿大天文学家坎贝尔和沃克尔终于测量到了恒星摆动速度是在五十四公里每小时,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发现系外行星的条件,可是这两位天文学家非常偏执的想要达到更高的精准度和灵敏度,于是在望远镜中加入了氟化氢气体容器,这个容器作用很大,但同时这种气体是有毒的,所以最终巴特勒提出了用碘气代替,最终到1995年五月,他们测出的最新恒星摆动速度最低达到了10公里每小时这样一个新的世界记录。

所以这颗最早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的发现是采用了恒星的摆动探测的方法发现的,而现在科学家更多的是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不同的行星飞过恒星的时候所产生的光线变化来分析行星的存在,现在已经很容易发现很多系外类地行星,现在的天文学家对于系外行星世界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文学家将有望寻找到外星人的存在。

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

运动休闲杂志社

福建茶叶编辑部

赣商期刊